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第四批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四批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
[移動版]
1、
鐘秀山遺址
[
江蘇省
南通市
崇川區
]
鐘秀山遺址位于崇川區鐘秀路100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鐘秀山,俗稱北土山,居南通舊城中軸線北端。明代嘉靖、隆慶年間由由州牧高啟新、鄭舜臣率民眾筑土建成。原有五座小山,與南五山遙相呼應,構成古城南通的中軸線。鐘秀山遺址現存主山部分山體,高約5米,占地200余平方米;另有重要文物明隆慶三年(1569年)顧養謙題額、陳堯撰、袁隨書的石碑《新筑鐘秀山碑記》,及碧霞閣殘碑一方。鐘秀山遺址是南通古代城市重…
[詳細]
2、
海安宋井
[
江蘇省
南通市
海安市
]
海安宋井位于海安市海安鎮新華東路街1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8月發現,該井為原廣福寺內水井。該井距地表約一米,缺失井圈。井深7.8米,井口呈橢圓形,直徑0.8米。井底鋪杉木,井壁用弧形磚砌成,磚長28厘米,寬11厘米,厚3厘米,井內出土了一些宋元時期的陶瓷殘片。保護范圍:文物本體、井欄內。建設控制地帶:文物本體、井欄內。…
[詳細]
3、
顧氏住宅
[
江蘇省
南通市
如皋市
]
顧氏住宅位于如皋市白蒲鎮市大街顧家老宅巷,年代為清,為南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顧家老宅始建于明初,后經歷代維修。該建筑坐北朝南,分為東西兩個院落。外院兩進,門堂在整個院落東南,與藏書樓結合,三層四間,后為書齋,三間七檁,中為天井,清磚鋪地。內院有正屋三間,為穿斗式硬山頂建筑。整個住宅風格古樸,布局自由,別具特色。另保存各式明清學具、用具。建筑面積190平方米。白蒲顧氏明代以來為詩書世家,清乾隆二…
[詳細]
4、
張氏宗祠舊址
[
江蘇省
南通市
通州區
]
張氏宗祠舊址位于通州區金沙鎮金西村張謇中學對面,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通州張氏,明代從常熟遷來,張謇為第十六世孫。金西張氏宗祠,初建于明萬歷年間,歷代修繕。原有三進院落,現存宗祠后殿,及銀杏兩棵。后殿為四開間抬梁式硬山建筑,木構粗壯,簡潔大方。建筑面積100平方米。保護范圍:東至本房屋,南至本房屋,西至本房屋,北至本房屋。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加固坎河邊,南至塘邊,西至場地46米,北至河邊6.6米。…
[詳細]
5、
軍山普陀別院碑
[
江蘇省
南通市
崇川區
]
軍山普陀別院碑位于崇川區普陀別院內,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碑名全稱《軍山新建普陀別院碑記》,由明禮部尚書董其昌撰文并書,碑文記載了狼山提督王揚德與士紳各捐俸祿若干,廣募眾資,于天啟六年(1626年)開工,崇禎三年(1630年)建成軍山主剎普陀別院的歷史。該碑為青石質,由碑首、碑體、碑座三部分組成。通高1.8米,寬0.8米。現鑲嵌于軍山普陀別院院墻之中。保護范圍:普陀別院本體、院落和華藏風月山門。建…
[詳細]
6、
戴聯奎墓石刻
[
江蘇省
南通市
如皋市
]
戴聯奎墓石刻位于如皋市東陳鎮尚書村10組,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戴聯奎,字紫垣,生于如皋,乾隆四十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內閣學士、禮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道光二年卒,賜御葬,按規制建墓。“文革”中戴聯奎墓被毀,現完整保存石翁仲四尊、石香爐一只、龍紋牌坊構件一件,石翁仲分別為執劍武臣、執鞭武臣、左飄須文臣、右飄須文臣,為青石質,通高2.56—2.72米,其鐫刻粗獷而又工細,面部表情刻劃細膩,服…
[詳細]
7、
大生紗廠清花間廠房
[
江蘇省
南通市
崇川區
]
大生紗廠是張謇于清末創辦的一所私營棉紡織企業。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張謇在“設廠自救”的浪潮中開始籌辦。次年開始購地建廠。擬招商股60萬兩,一年之久只招得三四萬兩。1898年,張謇通過劉坤一將湖北官紗局存滬未用的紗機20400錠領回,作價25萬兩,作為官股,“按年取息,不問盈虧”。次年春開車生產,廠址在江南通州(今江蘇省南通市)。廠區周圍是產棉區,原料價廉。工人工資較低,正、雜各稅也較輕。當…
[詳細]
8、
大達內河輪船公司舊址
[
江蘇省
南通市
崇川區
]
大達內河輪船公司原名通州大達內河小--司,建于1903年,是張謇創辦的第一個航運企業。張謇任公司總理,經理是沙元炳,江澤民同志的祖父江石溪任協理。至1918年,公司已擁有輪船35艘,開辟航線10條。現存公司辦公樓一座,座西朝東,為二層西式樓房。建筑外墻及內裝修有所改變,其它保存尚完整。臨河0-頭遺址,其南邊緊鄰其側另有小樓,為張謇創辦的大達公電機碾米公司辦公樓,一并歸入保護范圍。2019年3月,大…
[詳細]
9、
唐閘實業小學教學樓
[
江蘇省
南通市
崇川區
]
唐閘實業小學教學樓位于崇川區唐閘鎮港閘區實驗小學內,年代為民國,為南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唐閘實業小學前身為張謇于1905年創辦的“唐閘實業公立藝徒預教小學”,是進行職工文化教育的小學。民國建立后更名為“實業公立小學校”、“實業私立國民小學”,1928年發展為完全小學。該教學樓建于20世紀30年代,為二層十一開間磚混建構,周匝回廊,清水外墻,平面呈T形,建筑面積1354平方米,建筑風格中西合璧。…
[詳細]
10、
南通紡織專門學校舊址
[
江蘇省
南通市
崇川區
]
南通紡織專門學校舊址位于崇川區唐閘鎮南市街14號江蘇大生集團公司內,年代為1912年,為南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南通紡織專門學校前身是張謇于1912年創辦的“紡織染傳習所”,同年更名為南通紡織專門學校,成為中國最早的紡織大學。1927年改為南通紡織大學,后又改稱“南通大學紡織科”、“南通學院紡織科”等,1952年并入華東紡織工學院。南通紡織專門學校舊址現存學生宿舍樓、紡織科圖書館樓各一座。學生宿…
[詳細]
11、
伶工學社舊址
[
江蘇省
南通市
崇川區
]
伶工學社舊址位于崇川區嚴家巷4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伶工學社建于1919年,是張謇創辦的我國第一所戲劇學校,利用望仙橋畔武圣殿原址修建,當時有校舍60余間。張謇親任伶工學社董事長,張孝若為社長,梅蘭芳為名譽社長,歐陽予倩任主任,主持日常事務,并親自給學生講戲劇理論,還進行京劇劇目、舞臺藝術和劇場管理方面的改革,在我國戲劇史上享有特殊地位。1926年停辦。伶工學社舊址現存校舍20余間,為磚木結構…
[詳細]
12、
南通農科大學校舍
[
江蘇省
南通市
崇川區
]
南通農科大學校舍位于崇川區濠南路2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南通學院農科前身是張謇于1906年設立的通州師范學校農科,后改為初中等農業學校、甲種農業學校,1919年改稱農科大學,1928年后與醫科大學、紡織大學合并為南通大學,1930年后稱南通學院農科,1952年遷往揚州,合并為蘇北農學院。原校舍分布在啟秀路南北兩部分,大部分已改造。現存兩棟農科高中部校舍,為二層磚木結構樓房,其外形、結構及體量相…
[詳細]
13、
啟秀別業
[
江蘇省
南通市
崇川區
]
啟秀別業位于崇川區啟秀路20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啟秀別業建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為張孝若別業,1928年3月張緒武先生出生于此。后曾為南通醫學專門學校外國專家宿舍。啟秀別業為二層磚木結構樓,坐北朝南。該別業面闊三間,前有走廊,東南角附樓梯間,樓房中室北側外加廚房,建筑面積356平方米。風格簡潔,中西合璧,是近代南通具有代表性的別墅建筑。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含南側臺階和花圃)。建設控制地帶:…
[詳細]
14、
狼山天主教堂
[
江蘇省
南通市
崇川區
]
狼山天主教堂位于崇川區城山路113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又稱狼山露德圣母堂,是江浙滬一帶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該堂由教區首任國籍主教朱開敏多方籌集資金所建。教堂為哥特式建筑,座西向東,建筑平面為十字架形,大堂前有鐘樓一座,高30米,鐘樓頂建一瓷白色十字架,鐘樓四周裝飾彩畫玻璃,屋面覆蓋黃色琉璃瓦,外墻金黃色,立面簡潔無裝飾,呈現代派風格。整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上海籍天主教徒潘世義承擔測量、勘探…
[詳細]
15、
南通市勞動人民文化宮
[
江蘇省
南通市
崇川區
]
南通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位于崇川區環城西路1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1951年,由市總工會發起,市政府支持,社會各界捐資、捐物興建,市建筑工會派工承建,歷時11個月,于1952年竣工。陳毅元帥親筆題寫了館名。南通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是建國后南通建設的第一個大型文化設施,也是全國新建的第一個勞動人民文化宮。文化宮為內框架混合結構,圓木樁基,鋼筋混凝土承臺,總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高4層。底層為展覽廳,…
[詳細]
16、
近代紡織車間
[
江蘇省
南通市
崇川區
]
近代紡織車間位于崇川區文峰路4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近代紡織車間由廠房建筑和全套紡織設備組成。廠房系利用原通棉一廠保留的大生紗廠初建時期的“北車間”廠房建筑材料(梁、柱、窗、鋪地石板),1985年按照原貌移建現址,為磚木結構鋸齒形廠房,占地面積500余平方米。車間內保存大生紗廠初建時使用的、包括完整生產流程的6種15臺設備和動力傳動設施,其中有中國現存最早引進、1895年英國赫直靈登公司生產的…
[詳細]
17、
韓國鈞墓
[
江蘇省
南通市
海安市
]
韓國鈞墓位于海安市海安鎮明道村鳳山,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韓國鈞墓,又稱“紫公墓”。韓國鈞(1857~1942),字紫石,晚年自號止叟,泰縣海安鎮(今屬海安縣)人,23歲中舉。清末為吉林省民政司,北洋政府時期任江蘇民政長、安徽巡按使、江蘇省省長并一度兼督軍。1925年退居故里,熱心地方事業。抗戰爆發后,與新四軍劉少奇、陳毅等領導人多次會晤,效力抗日。1940年9月中旬,在海安主持召開蘇北各方聯合抗…
[詳細]
18、
海安縣烈士陵園
[
江蘇省
南通市
海安市
]
海安縣烈士陵園位于海安市海安鎮寧海南路80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海安縣烈士陵園是蘇中地區最大的烈士合葬墓園。墓內安葬著351名烈士,系1946年7月蘇中戰役中在海安境內犧牲的新四軍華中野戰軍官兵。園內還有共和國大將粟裕同志部分骨灰安葬處。園內主體建筑有烈士紀念塔、烈士紀念館、粟裕紀念館、青少年教育館、領導題詞碑廊等。陵園收藏有李德生、粟裕、葉飛、張愛萍、遲浩田、韓念龍、江渭清、管文蔚等數十位領…
[詳細]
19、
張謇祖居
[
江蘇省
南通市
通州區
]
張謇祖居位于通州區西亭鎮狀元街1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張謇祖居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為張謇青少年時期生活和讀書之處。祖居一度曾賣給塾師宋家,1922年購回整修,東部改成宅院,前后三進,正屋中間題額“敦睦堂”;西部為商鋪,租給宋家經營,張謇曾作《西亭東橋銘》,序中兼述了張氏祖居的變遷。抗戰中張氏他遷,房屋易主。張謇祖居現存平房一進,坐北朝南,為抬梁式硬山建筑,前附四檁卷棚式長廊,面闊…
[詳細]
20、
大生三廠總辦事處舊址
[
江蘇省
南通市
海門區
]
大生三廠總辦事處舊址位于海門區三廠鎮華潤集團大生公司廠區,年代為1920年,為南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大生三廠由張謇、張詧兄弟籌建于1914年。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至1921年方建成。是大生集團的主要企業之一。大生三廠總辦事處(也稱公事廳),建成于1920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建筑。前后二排,中為天井,東西兩側有回廊相連。前排面闊11間,中為穿堂,歐式門柱,上方書有“總辦事處”。后排為二…
[詳細]
[第1頁]
[2]
重點關注
·
第六批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
·
楚雄州第四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普洱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
賓川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豐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洪澤區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鄢陵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漣水縣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漣水縣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盱眙縣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盱眙縣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六批盱眙縣文物保護單位
·
金湖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
第十二批常熟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十一批常熟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九批常熟市文物保護單位
·
蘇州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
太倉市第二批市級控制保護建筑
·
太倉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
張家港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更新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女厕所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国产视频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