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山長城采石場遺址
  在長城重峪口關南九公里處的紅山北坡上,有采石場遺址一處;經現場考古調查分析,及與普查長城的資料對比,斷定為明代修建長城時所開設的采石場。該遺址被盧龍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盧龍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被市政府批準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定名為“盧龍紅山長城采石場遺址”。由于該遺址是我省罕見的長城采石場,遺址中的各種遺存反映了我地區當時采石操作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工藝方法,是研究古代生產力狀況、探查當時專業科技發展狀況的重要依據,特別是對明長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故于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政府批準公布為河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盧龍紅山長城采石場遺址,位于燕河營鎮城柏莊村西的紅…[詳細]
開平市博物館
  開平市博物館位于梁金山公園內,用地面積7738.9平方米,主體建筑一棟,總建筑面積4115平方米,總投資約2376萬多元。建有陳列展覽區、公眾服務區、藏品庫房區、業務科研區等,是一座集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五邑地區最大的博物館——開平市博物館新館,目前開辦的展覽有:開平歷史文化陳列、開平民風民俗展、館藏陶瓷精品展等。參觀者可以讀懂開平歷史文化,可以購買碉樓金山箱、雙喜扇、馬崗竹器等富有開平特色的文創產品。展館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展廳為開平歷史文化陳列展,第二展廳即碉樓(華僑)文化展,第三則是展廳臨時展覽。整館全面展示了開平的歷史發展、名人故事、人文風俗、碉樓文化等內容,充分表現出開平市作…[詳細]
金臺書院
  目的地介紹  金臺書院位于崇文區西部,崇文門外東曉市大街203號。它是清朝中葉(1750年)在京城建立的一所書院。   金臺書院的前身系降清明將洪承疇的私宅--洪莊。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京兆尹錢晉錫在宛平、大興分設義學,收孤寒生童就讀。宛平的義學擇地長寺,大興的義學僦屋洪莊。后宛平的義學并入洪莊,名“首善義學”。從此,恬靜的莊園有了瑯瑯讀書聲,成為京師義學的所在地。   首善義學創辦之初,只租了洪氏莊園的一部分房舍,后京兆尹施世綸想買洪莊的空地,將義學擴建為書院,但當時洪莊主人洪承疇之孫奕沔愿意獻地辦義學,康熙皇帝看了奏折,對奕沔在為嘉獎,并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特賜御書“廣育…[詳細]
恩平博物館(恩平縣公立圖書館舊址)
  恩平縣公立圖書館舊址,俗稱大鐘樓,位于恩城街道辦事處西門居委會沿江西路。建于中華民國十八年(1929年),初用作恩平縣公立圖書館,后曾用作武裝部辦公室,2003年用作恩平市博物館辦公樓。坐北向南,磚混結構,中西合璧建筑風格。總長18.1米,總寬18.54,米,建筑占地面積335.57平方米,樓高18.34米,共3層。201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恩平市博物館是一所國有綜合性博物館,隸屬于恩平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現座落于恩平市沿江路8號。恩平博物館于1984年6月正式設立,原館址建在恩平鰲峰山頂。在1998年6月特大水災導致位于鰲峰山頂的館舍成為危房后,博物館曾兩度搬…[詳細]
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千人坑遺址)
  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位于浙江省富陽縣長新鄉宋殿村,它們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侵略浙江,最終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的見證。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占地4.3畝,建筑面積總計440多平方米,1995年經修復作為浙江人民抗戰紀念館,舊址坐北朝南,泥石木結構,重檐亭式房屋,1995年9月正式對外公展。在200多平方米展廳內,分“侵華暴行,鐵證如山”、“抗日烽火,燒遍全國”、“換慶勝利,嚴懲戰犯”三個部分,陳列展出了近200幅歷史照片、圖片和當年受降儀式現場的部分實物,用生動直觀的形式展示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暴行,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反抗侵略的斗爭精神和取得的偉大勝利。同時在宋殿村南當年日軍殘殺我國同胞的…[詳細]
慶陵(后周世宗柴榮陵寢)
  慶陵,為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榮的陵墓,陵號“慶陵”,位于河南省鄭州市新鄭郭店鎮陵后村陵上西側。1963年6月20日,周世宗慶陵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時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從小在姑丈郭威家長大,因謹慎篤厚被郭威收為養子,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其境“為政清肅,盜不犯境”。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繼位為帝。柴榮在位期間,整…[詳細]
江華故居
  江華故居位于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鷓鴣塘村。江華(1907—1999),瑤族,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鷓鴣塘村人。乳名香麟,學名虞上聰。13歲考入縣立初級國民小學,畢業后考入縣立高等學堂,后又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后轉為中共黨員。-1928年4月,任茶陵縣委書記。5月,他上了井岡山,在毛澤東領導下參加革命根據地斗爭。1929年7月,江華隨毛澤東來到蛟洋,幫助閩西特委召開閩西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隨后,任閩西特委秘書長、福建省委常委。是年冬,赴上海,參加中央訓練班學習。1930年春,江華離開上海回到湖南任紅五軍隨營學校政治教員。1932年至1933…[詳細]
光山吉鴻昌舊居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紅色旅游景點---吉鴻昌將軍舊居,位于光山縣城西8公里的城關鎮胡圍孜村。北有寧西鐵路、葉羅高速公路、312國道,東有京九鐵路、阿深高速公路,距京廣鐵路樞紐站信陽市90公里。吉鴻昌舊居原為裴氏祠堂,始建于民國七年,民國九年竣工。是當時的吉、長(吉林、長春)鎮守使,將軍府將軍裴其勛親自組織籌建的。建筑座北面南,二進18間,為一天井院落,內有回廊一周,有正殿和東西廂房,為磚木結構,占地面積約640平方米。1931年春和1932年冬,吉鴻昌將軍兩次率部來光山,居住在裴氏祠。在這段時間里,吉鴻昌將軍刻石寄言志,蘇區尋真理,巧計助紅軍,除惡安民心。他的足跡,踏遍了紫水弦山,他的革命活…[詳細]
項城袁世凱故居(袁氏舊居)
  袁世凱故居袁世凱故居位于市區東南17公里的王明口鎮袁寨村。袁世凱故居是著名歷史人物、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的誕生地。舊居占地270畝,建成具有明清特色和傳統風格的各式建筑248間,周圍是1800米長、10多米高的寨墻,6座炮樓及三道護城河。舊居整體按中、東、西三軸線布局,分東、中、西三組縱深院落,且院落幽曲相連,形成一片完整且別具風格的建筑群。建筑群由傳統磚瓦、木材、白灰等建筑材料構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筑特色。房屋頂脊之處,皆有獅、虎、豹、馬、猴等磚雕,四角挑檐高聳,飾有龍紋獸尖、直指蒼穹,氣勢恢宏。中宅院,為袁重三修建,走馬門樓,門楣欄板彩雕“紫氣東來”。亦分前、中、后三個大院。前院…[詳細]
胡筆江故居
  胡筆江故居坐落在揚州廣陵區沙頭鎮北洲中學內,始建于1921年,占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共分七進兩偏房一小樓,計有房屋百余間,俗稱九十九間半。故居分南、北兩處宅第,主建筑南宅第,次建筑北宅第,規模宏大、風格獨特,是揚州沿江圩田地區代表性建筑。胡筆江故居為省級文保單位、江蘇省名人故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胡筆江,名荺,字筆江,1881年4月出生于江都縣胡家墩(今揚州廣陵區沙頭鎮)。胡筆江少年時期好學上進,受過良好的私塾教育。1889年到姜堰鎮裕隆元錢莊當練習生。1900年到揚州仙女廟義善源銀號當店員,通過幾年磨煉,積累了金融業的工作經驗。后結識了李鴻章之子及不少有名人物。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精品国产尤物 | 亚洲一级在线一区二区 | 伊人麻豆影院青草国产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 色多多视频在线观看51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