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祠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祠篇

相對方氏私己廳及相對方氏宗祠
  位于衢江區周家鄉相對村方氏宗祠東面,2017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相對方氏私己廳建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1),坐北朝南,磚墻,硬山造,三合院式,正廳面闊三間,建筑占地面積135.22平方米。正廳明間梁架為抬梁式,五架梁帶前單步后雙步,次間梁架為穿斗式,五柱用八檁。有牛腿六只,牛腿雕刻為人物、花草、獅子,牛腿碩大,雕刻逼真。施有望磚,柱上有斗拱,梁柱用材粗大,門面墻上有彩繪,天井以長條石鋪設,礩形柱礎。正廳堂前有“椿靈毓秀”四字匾額一塊,丙辰年仲春方桌然題,匾邊有花紋。該廳為方氏族人所建,現為方延松民居。相對方氏宗祠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周家鄉相對村。據村民方石寶介紹…[詳細]
朱貴祠
  朱貴祠,坐落在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大寶山西麓,背倚青山,面對慈江。朱貴祠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是當地民眾為紀念在鴉片戰爭中英勇陣亡的朱貴將軍及其部下將士而募資興建的;朱貴祠原名“高節寺”,又名“慈廊廟”,俗稱朱將軍廟。該祠東面的大寶山曾是當年大寶山保衛戰的古戰場,山上尚存塹壕、殘垣。祠前馬路灣是朱將軍陣亡處。這里松柏常青,流水潺潺,群峰相映,景色秀麗。朱貴是鴉片戰爭中抗擊英國侵略軍犧牲在寧波慈城鎮大寶山的民族英雄。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夏,英軍侵犯寧波,朱貴奉命率軍趕赴慈城大寶山扎營。1842年正月初四,英軍進攻大寶山,朱貴指揮守軍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而壯烈犧牲。為紀念朱貴父…[詳細]
茅坂徐氏宗祠
  茅坂徐氏宗祠,又稱雙溪徐氏祠堂,位于浙江省江山市風林鎮茅坂村。占地面積三千五百七十平方米,建筑面積兩千四百三十七平方米。祠堂始建于明代崇禎十二年(1639),清初,江山、廣豐、玉山三縣交界之地匪寇頻繁侵擾茅坂,順治四年(1647)九仙山匪徒洗劫茅坂后,其慘狀“火煙未散,遍地燼骨,風鶴之聲、哭嚎之象令人心膽俱裂”。順治九年(1652),茅坂村再遭九仙山賊寇掃蕩,建于明代晚期的徐氏宗祠被付之一炬。徐氏家族雖頻受重創,但僅60余年后,于乾隆五十二年(1713),當地徐氏子孫在原址按原規模進行重建而成。解放后,茅坂徐氏宗祠因面積廣房屋多,被國家征用作糧站。2000年,糧食部門改制,糧站私人承包,部分被…[詳細]
胡公祠(含彭公祠)
  胡公祠位于鄭州市銘功路北段人民公園內,落成于1925年10月10日,是馮玉祥、張群、張繼、高桂滋、劉峙、于佑仁等民國要人,為紀念胡景翼將軍在河南及鄭州的戰斗業績,而修建的一座氣勢宏偉的建筑群。胡公祠,由大門、大殿組成。大門單檐歇山,黃琉璃瓦,面闊三間,10米,進深5米,高6米。大門兩側有八字墻,進門有90米長甬道。大殿建在二層高臺上,臺高1.75米,面闊5間15米,進深3間5米,單檐歇山,綠琉璃瓦頂,檐下施三昂十一踩斗拱。前面各間均裝隔扇門,高7米。甬道中有古槐一株,兩側為銀杏樹。胡景翼(1982-1925),字笠僧,陜西富平人。1910年加入同盟會,1918年任陜西靖國軍右翼總司令,1922…[詳細]
黃母祠
  黃母祠又名先棉祠,是為紀念黃道婆傳授紡織技術、造福鄉里的功績而建。黃道婆,上海烏泥涇鎮人,幼為童養媳,不堪公婆-,逃出家門,流落到崖州,與黎族居民生活30多年,學得當地植棉、軋花、彈花、紡紗、織布等技巧,回鄉后傳授鄉里,上海遂于明清時成為全國棉紡織業中心。黃道婆逝世后,鄉親們出于對黃道婆的敬仰,建造黃母祠,后經過多次毀壞和重建。1981年,祠址被劃進植物園內。1991年有關部門將舊祠重新修復,分紀念館、陳列館和蓮花池游憩小區三部分。按原樣修復的黃婆廟為六架梁五開間歇山頂建筑,室內陳列黃道婆生平事跡。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黃道婆紀念堂”橫匾端立門樓,祠前立有大照壁,正廳有黃道婆事跡展覽,側…[詳細]
羅家祠堂
  羅家祠堂位于松子山街邊,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清“乾隆”年間,四川解元,時任黔南太守、貴西巡道的羅文思,倡議擴建祠堂。他寫信給時任甘肅泰州清水知縣的羅奇英,得到大力支持。羅奇英為羅氏第十四代傳人。在羅奇英的主持下,乾隆四十年開始在松溉松子山擴建祠堂,歷時三年,于乾隆四十三年擴建完成。取名“世德堂”,距今已400多年了。 羅家祠堂建成后,時逢當朝皇帝派出的八府巡案溯江而上往瀘州,行至松溉,見建祠人是他的老師,遂贈扁題詞“羅府祠堂”。匾長2.8尺,寬1.2尺,“羅府祠堂”四字兩邊是金龍。這塊匾至今尚存在。據知在羅家祠堂內,原來橫掛著明皇賜的“家法匾”,用以管教族人。現存的羅家祠堂全貌較好,是保存完好…[詳細]
已略黃公祠
  建于清光緒年間(1875—1908),是潮汕地區目前唯一被國家公布為全國近代優秀建筑的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座二進祠堂,坐北向南,門額有陰刻“已略黃公祠”5字,背面鐫刻“孝思維則”。整座祠堂建筑結構獨特,其門樓兩側及四周墻壁均鑲嵌有精美的山水石雕畫幅,尤以馬面坡屋架的鏤空雙面雕為精湛。正廳面闊3間,明間較大。屋架抬梁式結構,硬山頂,廳楣裝金漆畫,梁枋兩端飾以形象各異的龍、鳳、獅等祥瑞動物;梁柱間諸穿插構件間,有造型生動、內容豐富的戲劇木雕銅雀臺、張羽煮海、水淹金山寺等為內容的雕刻,惟妙惟肖,極為雅致。屋脊飾嵌瓷彩畫。刻工精致,山水、人物、;花鳥、蟲魚,千姿百態,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欣賞價值,…[詳細]
延平郡王祠
  導 游 延平郡王祠建于清同治年間,俗稱鄭成功廟或開山圣王廟,位于臺南市開山路,奉祀臺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為臺灣的重要古跡。建筑分為照壁、供奉鄭成功的正殿、崇祀太妃與寧靖王的后殿,以及東西廡。庭園修筑精美,厚重的琉璃綠瓦,襯著低矮的紅色墻身,配合祠外延平公園的池榭垂柳,整體風格莊嚴典雅,是臺灣唯一福州式廟宇建筑。介 紹 延平郡王祠是全臺最早,也最著名的鄭成功祠。鄭成功從荷蘭人手里收復臺灣,并以臺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建設臺灣不遺余力,深得民心,死后人民設廟奉祀,但為避免清廷找麻煩,故稱鄭成功為“開山王”。 清同治13年,欽差大臣沈葆禎奉命來臺辦理防務,深入民間才發現鄭成功對建設臺灣的貢…[詳細]
永安陳氏大宗祠
  位于永安市貢川鎮城南巫峽頭陳氏大宗祠是明代宮殿式建筑物,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福建聞名遐邇的旅游觀光景點之一。其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是陳氏入閩始祖唐中丞搽陳雍的紀念祠,清代康熙、光緒年重修。宗祠坐西朝東,現存一進門樓和二進正廳,造型古樸典雅,結構厚實,木雕、石雕、磚雕工藝精湛。正廳面闊五間,進深五間,為抬梁和穿斗結構,中堂有神臺,設五個神龕,分別崇祀唐代入閩始祖陳雍和宋代陳瓘、陳淵等人。歇山式門樓正中,“陳氏大宗祠”五個大字遒勁有力;大門兩側,石獅雄踞;二進石華表上世承天寵大字描金;焚紙寶庫、花木草坪及兩邊廂房布局有序;追遠堂內肅穆高雅,狀元及第、探花及…[詳細]
孝子祠
  孝子祠坐落于臨安區清涼峰鎮的楊溪村,今天的孝子祠已經不是明代時期的建筑,而是清代時期所建。乾隆二十五年,皇上御賜重建祠宇,到了咸豐年間祠堂因為戰亂被毀,于1807年重建。孝子祠屢經損毀拓建,規模宏大,祠堂坐北朝南,呈典型的廊院式徽派建筑,青磚漢瓦,四水歸堂馬頭墻。碩大筆直的96根或圓或方的柱子與鼓形、六邊形、方形、覆盆形等形態各異的石礎,整齊排列,頂端支起數百根拱形大梁,構成祠堂空間層次豐富的梁架。祠堂由門樓、中堂和后寢三進兩天井組成,面寬五間,占地面積739平方米。門樓為五架梁前卷式,深兩間,明間辟大門,外檐下用坐斗和扇面拱作裝飾,撩檐枋上有木雕。屋面為硬山頂小青瓦。大門上方懸掛明嘉靖皇帝御…[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大道香蕉动漫五月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在线 | 性国产videofree高清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综合国产亚洲专区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