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氏祠堂走進閘北公園,順著林間小道,過一座小石橋,古樸的錢氏宗祠便在眼前了。磚木結構,黛色屋檐,白色粉墻,鏤空窗戶,青磚門樓上“錢氏宗祠”四個石刻大字,引人注目,尤其上下左右四幅磚雕栩栩如生,據專家介紹,磚雕始于漢代,明清時期最為興盛,該磚雕是用鑿子和刨子為工具,在質地細膩的青磚上,運用平雕、浮雕、鏤雕和透空雕等藝術手法精制而成,所塑歷史人物栩栩如生,飛禽走獸和花卉圖案形象逼真。錢氏祠堂門樓的磚雕是民國初期長三角地區比較流行的江南傳統風格。當時,上海地區像這樣的磚雕并不少見,但可惜大部分都在“文革”期間遭損壞。宗祠正廳上方懸掛著一塊匾額,寫有“春暉堂”字樣。(在修飾前匾額是掛在大門上面的)穿過…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