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云南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云南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移動版]
101、
中和傳統民居建筑群
[
云南省
楚雄州
永仁縣
]
中和傳統民居建筑群,含中和老街、夏氏故居、夏家大院,位于楚雄州永仁縣中和鎮中和村委會中和老街,2012年被公布為云南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中和老街中和老街建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建街始祖為夏匡周,古街形成主要是源于大姚石羊鹽業發展,中和古街是鹽運驛道的中轉站。老街占地面積23976平方米,現存街面為2007年重新鋪筑,長300余米,寬4米。街的東北柵門完好,門樓上布有槍眼,街道從民…
[詳細]
102、
翁丁佤族傳統民居建筑群
[
云南省
臨滄市
滄源縣
]
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位于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周圍自然景觀優美,民族風情濃郁,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
[詳細]
103、
翁里怒族傳統民居建筑群
[
云南省
怒江州
貢山縣
]
翁里怒族傳統民居建筑群位于貢山縣丙中洛鎮翁里村,距鄉政府8公里。整個村落座東朝西,北與秋那桶村委會尼當打小組相接,南連肉中洛鄉田生村四季桶小組,東鄰怒江,西靠碧羅雪山,地勢東高西低,呈扇形。翁里怒族傳統民居建筑群建筑形式以干欄式木楞房及土墻房加蓋石片屋頂為主。建筑就地取材,運用傳統工藝建造,分為上、中、下三層,冬暖夏涼,有較強的實用性,基本保留了怒族傳統的建筑風格。整個建筑群依山而建,布局合理,注…
[詳細]
104、
利克村傳統民居建筑群
[
云南省
大理州
巍山縣
]
利克村傳統民居建筑群位于廟街鎮營盤村委會利克村,壩子和山地交界處,背靠青山,前面臨箐,布局井然有序,民居依山勢遞升,分上、中、下三排,共30余院,東南西北各建有一個柵門,所有民居既為一個整體又相對獨立,頗有營寨之感,體現出當時規劃建設村落時,明顯受到規劃人軍事思想的影響。民居院落布局或三方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細致精巧,工藝精湛,且多有主人書畫于照壁及門窗,散發出濃厚的書卷氣息。原數戶大門門額上曾懸…
[詳細]
105、
同樂傈僳族民居建筑群
[
云南省
迪慶州
維西縣
]
同樂村是瀾滄江流域典型的傈僳族村寨,整個村寨有百余戶人家,幾乎全部都是傈僳族人,是維西縣最具代表性和最古老的傈僳族山寨,已經成為云南省重點保護古村落。據村中老人敘述,寨子已有三百年歷史。村尾有葉枝王氏土司的避暑山莊。同樂傈僳族鄉土建筑群是云南傈僳族鄉土建筑群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群,體現了傈僳族依山、臨水、就林的建村理念,完整地保留了傈僳族居住、生產-、社會活動設施的傳統風貌。村中民居依山而建,遠觀只…
[詳細]
106、
方國瑜故居
[
云南省
麗江市
古城區
]
•到古城不進方國瑜故居看看,等于沒有到過古城。景點介紹走進方國瑜故居,猶如進入了一座家訓家風的講壇。方氏家族勤奮、團結、重教,嚴謹的家風,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來這里參觀的人。方國瑜故居是一座有著近200年歷史的古宅,分為上下兩院。站在街道上映入眼簾的是一道上部為扇形的拱形大門,在扇形門頭上鑲有一塊白底綠字的“方國瑜故居”牌匾。再往前第二道大門上懸掛著清光緒年間的“世貢第”匾牌。上下兩院既…
[詳細]
107、
白寨大橋
[
云南省
紅河州
屏邊縣
]
白寨大橋位于滇越鐵路沿途的屏邊縣,因靠近白寨站被稱為白寨大橋,是云南段上最大的鐵路橋,歷經數十年風雨卻依舊雄偉屹立。據悉,1907年法國人修筑滇越鐵路時,在屏邊縣灣塘鄉與白河鄉交界的白寨附近,被一條巨大的山溝擋住了去路,便在這里架設了一座鋼塔架橋墩鐵路橋,其建筑規模是滇越鐵路滇段中最大的一座。史稱“白寨大橋”。白寨大橋有8座鋼塔架橋墩,最高的3、5、6、7號墩有34米,在1965年貴昆鐵路上的可渡…
[詳細]
108、
芷村火車站歷史建筑群
[
云南省
紅河州
蒙自市
]
芷村火車站歷史建筑群建成于1910年,是法國人建造的法式建筑,由車站站房、站長房、車站辦公室等9幢歐式風格建筑及一處轉車盤組成。2012年1月7日,芷村火車站歷史建筑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百年前的芷村火車站為一等車站,現在是滇越鐵路上至今保留法式建筑較為完整的車站之一,也是滇越鐵路上唯一的雙翼站房。芷村是火車拉來的集鎮,百年前有著商鋪林立和餐飲興旺的盛景。如今,它更添了幾分歲月靜…
[詳細]
109、
福春恒商號舊址
[
云南省
昆明市
五華區
]
福春恒商號舊址位于正義路小銀柜巷,建于1924年。該建筑坐北朝南,由東西兩個部分組成。東面為兩院,由一個“三坊一照壁”和一個四合院縱向串連組成“六和同春”式民居。西面南為門廳,北為庫房。“六和同春”部分皆為兩層走馬轉角樓房,土木結構,單檐硬山頂,舉架高大,裝飾精致,尤以隔扇門木雕工藝最為細膩精美。庫房為大空間單層建筑,單檐硬山頂,卷山。該建筑總大門和內院兩座大門以及外立面門窗石材裝飾,具有鮮明的西…
[詳細]
110、
昆明基督教青年會舊址
[
云南省
昆明市
五華區
]
昆明基督教年會始建于1931年9月15日,于1933年10月完工,原址在萬鐘街,1935年遷到鼎新街4號院。有房屋3棟,中間有塔樓,兩邊有“U”字形的建筑。其建筑風格為中西合璧,中國式的門窗上面有歐洲風格的石頭窗套和門套,整個屋頂用瓦蓋成,房間有的是采用中國傳統的木板壁分隔,有的是采用歐式沙泥包木條的分隔。昆明基督教青年會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該會的補習學校著稱,該補習學校的校長是昆明人葉崇基,教…
[詳細]
111、
文明街馬家大院
[
云南省
昆明市
五華區
]
馬家大院位于景星街36號,是一座建于1923年,占地面積1142.61平方米的寬大宅院,因建造該宅院的主人姓馬,故這個大院稱“馬家大院”。馬家大院體量高大,中院開敞軒朗,平面布局為“四合五天井”建筑,土木結構,雙面坡硬山頂。中間大天井四周皆為三間二層樓房,有回廊連通,俗稱“走馬轉角樓”。四角天井較為狹小,三坊一壁。壁設南北,各有對外開門。原大門開于北面正中,面向小銀柜巷,后改為東南角,有通道達景星…
[詳細]
112、
鳳凰山天文臺近代建筑
[
云南省
昆明市
官渡區
]
鳳凰山天文臺近代建筑位于昆明市官渡區金馬街道方旺社區,有3棟歷史建筑,占地面積約3500平方米。鳳凰山天文臺于1938年秋破土動工。1939年春天落成。3棟建筑物為磚木結構,一棟(A棟)為辦公及科研用房,含變星儀圓頂室和太陽分光儀觀測暗室;另一棟(B棟)為職工宿舍,與A棟遙遙相對;還有一棟為宿舍及廚房,現已不存。20世紀50年代末建成一幢紅磚圓頂觀測室(C棟)。其中A棟、B棟為抗戰時期建筑遺存,C…
[詳細]
113、
北京路石房子
[
云南省
昆明市
盤龍區
]
北京路石房子位于昆明市盤龍區北京路427號茶花公園內。石房子如一位風度翩翩的紳士,矗立在大樹濃蔭的環抱之下。中式琉璃瓦挑檐式屋頂闊綽大氣,法式主體結構線條干脆利落,一看就是大師手筆。外墻看似不經雕琢、凸凹不平的石頭,由內向外抒發著建筑的詩性與智慧。探尋的目光被那幾座精致大氣的窗子所0-,它的存在毫無懸念是那個年代最有說服力的高尚建筑。歇山頂兩層樓形制形成七間三進的平面布局,坐西朝東,中間建出抱廈,…
[詳細]
114、
梁思成、林徽因舊居
[
云南省
昆明市
盤龍區
]
昆明梁思成林徽因宅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北京路輔路與寶云路交叉口。1938年初,梁思成與林徽因因“盧溝橋事變”逃離北平,來到昆明。他們的第一個家位于巡津街9號,這是一處名為“止園”的黃姓軍官私宅,據說位于今昆明的巡津街與鐵皮巷交叉口,但可惜的是,這座宅院已經不復存在。1939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搬到了龍泉鎮棕皮營村,借用了當地李家的土地,親自設計并建造了他們的新家。1940年,這座宅院終于建成。宅院…
[詳細]
115、
中國遠征軍將官住所舊址
[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山區
]
中國遠征軍將官住所舊址位于昆明市西山區碧雞街道辦事處碧雞社區居委會高峣村冷水塘1號。1號別墅主體平面布局為長方形,前設雨棚,后帶三間附屬用房。磚木結構,二層,占地150平米,建筑面積270平米。高8米。屋頂為簡潔中式坡頂,西式墻體。遠征軍主要將領戴安瀾將軍曾在此居住。2號別墅平面布局為不規則長方形。磚木結構,二層,占地250平米,建筑面積500平米。高8米。體量較大,屋頂為簡潔中式坡頂,西式墻體及…
[詳細]
116、
昆明西園
[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山區
]
西園位于西山區碧雞街道辦事處龍門社區蘇家村西園隧道旁。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昆明西園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117、
李和才故居
[
云南省
玉溪市
元江縣
]
李和才故居位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咪哩鄉咪哩村委會咪哩村內,距縣城西南約34公里;始建于民國21年(1932年)。故居原由一組土木或磚木結構中西式建筑組成,包括家廟及廚房、住房等附屬房屋共7幢,現僅存家廟和附屬房屋6幢,占地面積2462平方米。家廟位于咪哩村東側,為前殿、正殿及兩側廂房組成的四合五天井院落,除正殿采用中國傳統建筑樣式營造外,前殿及左右廂房均為中西合璧式。家廟正殿檐枋柱頭雀替等部…
[詳細]
118、
梁金山故居
[
云南省
保山市
隆陽區
]
梁金山故居,坐落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蒲縹鎮塘子溝社區方家寨,修建于1938年。故居為橫向排列的三個封閉式四合院,總占地面積2101平方米,分南院、中院、北院,是徽派建筑風格的院落,三院相連,呈南北走向,各院建筑均為穿斗式硬山頂樓房,房與房之間有回廊貫通,結構緊湊,布局協調,木構件有能工巧匠雕刻的龍鳳圖案,建筑規模宏大,藝術風格鮮明。2006年至2018年共計投入資金611萬元進行了修繕。2012年…
[詳細]
119、
元謀紅軍長征革命遺跡
[
云南省
楚雄州
元謀縣
]
(一)紅軍長征過元謀。1935年5月,紅一軍團從武定縣石臘它兵分兩路進入元謀,紅三軍團十一團政委張愛萍受中革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命令,率領一個加強營和團偵察排在晈平渡過江后溯江而上,趕赴元謀龍街渡北岸,策應紅一軍團從龍街渡轉移至晈平渡渡江后,在鹽水井村布防工事,阻截龍街渡的尾追之敵。紅一軍團入境后,紅一師直插龍街渡,在石花灘架設浮橋,誘敵深入;紅二師在川滇大道班法梁子白酒坡留下三營布防阻擊后攻占元謀城…
[詳細]
120、
大花橋
[
云南省
楚雄州
祿豐市
]
大花橋位于一平浪鎮320國道線K2897+500M的星宿江上,此線同屬滇緬公路(昆畹段)在114+180M的蜜蜂箐。該橋為六墩五孔不等跨弧形石拱橋,橋斜跨在星宿江的祿豐河上,呈東西走向。全部用條石支砌,橋墩建在河底的基巖上,橋長67.6米,橋面寬8米,橋孔東端為最大一孔是水流主過之孔,其次西端一孔較大,但河水幾乎不曾流過,中間三孔較小。橋至東向西呈圓弧形,弧頂對河上游,橋與相鄰的公路呈“S”型。第…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最后一頁]
重點關注
·
云南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迪慶州第三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德宏州第五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德宏州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大理州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
紅河州第八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文山州第三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一批云浮市文物保護單位
·
蔡甸區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大渡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
海南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海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海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海南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泰安市第三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泰安市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高速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久久久久
|
一级大片在线免费
|
午夜性色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v日韩v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