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佛寺白佛寺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同寶山下,創建于1593年,是環青海湖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寺院有大小經堂八十九間,建筑雄偉,規模宏大,珍寶繁富。寺院的雕塑、壁畫、絨繡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十世班禪大師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生前曾兩次到寺院講經。…[詳細]
“阿柔大寺”,亦稱阿力克大寺”,藏語稱“阿柔縣喜--洲”。位于祁連縣治八寶東南21公里處,在今草大坂鄉政府所在地貢白加龍。“阿柔大寺”屬祁連“阿柔部落”,背靠群山,坐北朝南,前臨八寶河,后靠貢白加隆山,目前海拔約2900米。阿柔部落原為游牧部落,明萬歷年間,阿柔部落首領請三世0-到青海傳播佛法;清順治年間,在五世0-的支持下,建成“阿柔大寺”,取法名為“具喜--洲”。曾經有旅行家說過,想要專程去寺…[詳細]
亦稱“沙托寺”、“尕旦寺”藏語稱“扎西群科林”,意為“吉祥0洲”。現址位于縣治西南46公里青海湖西岸的黑土根,在今泉吉鄉境內布哈河畔的單龍溝。該寺故址在今泉吉鄉西南6公里的年乃索麻地方,南距青海湖約1公里,寺院建在泉吉河與阿斯漢河之間隆起的山梁上,順地形一直延伸到青海湖畔。該寺始建于1665年,屬寧瑪派。據傳,這里很早有一祭祀山神的“俄博”。清順治十年(1653),第五世0-羅桑嘉措進京覲見順治皇…[詳細]
千卜錄寺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廿地鄉曲什納村,類別為古建筑。千卜錄寺是共和縣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清代中期創建于同德茫拉,1821年遷入廿地鄉曲什納,1949年有僧侶174人,其中--9人,寺主赤哇。1981年8月,經中共海南州委批準開放,重建大經堂45間,佛堂8間,嘛呢房23間,其它房舍236間,有僧侶92人.1992年4月,新建全寺規模最大的經堂,當年完成主體工程,2001年全部竣工。千卜錄寺…[詳細]
魯倉寺藏語稱“魯倉講修興善洲”,又因系尼爾倉-所建寺院,亦稱“尼爾講修興善洲”。位于縣治茫拉西北2公里的哈買日山根,屬森多鄉。由尼爾四世羅桑卻吉尼瑪(1850一1909)建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尼爾倉本為今貴德縣常牧鄉尼爾寺-,一世羅桑南喀,二世阿旺丹增尼瑪,建貴德尼爾寺,三世羅桑丹貝堅贊。(1802一1849)。從第三世起,又派生出兩個尼爾倉系統,一為1851年出生于貴德日安的丹巴熱吉,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