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徐悲鴻舊居位于江北區大石壩98號,時代為1942-1946年。
石家花園(徐悲鴻舊居陳列館)位于重慶市江北區大石壩街道石門社區渝江村1號。1931年,前重慶商會會長、川東慈善會主席石榮廷在石門地區買下了江家堰(即現在盤溪河)及周圍的田土,開始修建一幢中西合璧的樓房和庭院,取名“培園”或“磐石書屋”,但當地人都習慣稱之為石家別墅。該花園是集書法、石刻、園林藝術和建筑藝術于一體的中西式結合的建筑,坐東南向西北,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分為正屋、院壩、傭人房、地下石屋四部分,總建筑面積1912平方米。
徐悲鴻先生在戰亂中旅居重慶后,喜愛文人墨客的石榮廷將緊鄰其小院的二層小樓提供給徐悲鴻居住。抗戰期間,徐悲鴻和夫人廖靜文在此地工作生活4年多,1946年才離開,期間他籌建了研究性質的“中國美術學院”,創作了《巴人汲水》《巴人貧婦》等大量優秀作品,并積極參與中國民主活動,為中國藝術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86年石家花園被列為江北區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0月30日被列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后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后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后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于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 徐悲鴻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