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皇寺(第五批省保)
時代:明、清
地址:呂梁市臨縣第八堡鄉麻峪溝村宿皇寺自然村東20米
據民國6年《臨縣志》記載,宿皇寺原名皇宿寺,為觀音寺的下院,后更名為宿皇寺。創建年代不詳,元至元、明天順、成化、隆慶,清乾隆、嘉慶、同治年間(1861~1875)屢有重修。現存建筑除正殿為明代遺構外,余皆為清代建筑。
寺坐北向南,三進院落布局,現存文物建筑14座,中軸線從南向北依次建有戲臺、韋馱殿、正殿;中軸線兩側各建有鐘、鼓樓,二進院東西配殿、東西掖門,三進院東西僧房、西偏殿、東耳殿、東耳房。寺內存碑刻5通、經幢2座,正殿內兩山墻及后檐墻存有佛教題材壁畫,梁架上存有彩畫。
正殿為寺內主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硬山頂,前檐帶廊,七檁前后廊式構架,外檐斗栱七踩三下昂,前檐明間裝隔扇門,次間為檻窗,木構架上均飾彩繪。兩山墻及后檐墻有佛教內容“釋氏源流圖”、“十大明王圖”壁畫97.06平方米。
戲臺建在高0.65米的臺基之上,面寬三間,進深五椽,硬山卷棚頂,六檁后廊式梁架,額枋間飾以荷葉墩。
宿皇寺是一處保存相對完整的明清佛教寺觀,作為當地唐代著名寺觀觀音寺的下院,在元、明、清多個歷史時期屢有修葺,保存有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是研究晉西地域民間佛教傳承和封建社會晚期佛寺建制的寶貴實例。
宿皇寺正殿內的“釋氏源流圖”、“十大明王圖”等清代壁畫,畫面飽滿,工藝嫻熟,使佛教教義得以生動詮釋。畫面人物傳神,設色艷麗,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信息來源:山西省文物局
麻峪溝村:麻峪溝村…… 麻峪溝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