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汝璈故居位于南昌市青云譜區朱姑橋梅村內,建造于1856年(清朝同治年間)。該建筑座西朝東,南北寬41米,東西深15米,占地面積為603平方米。建筑本體為青磚構筑,共一層,屋面為前后披人字形,灰色機制瓦蓋頂。內部為青石地板,木質門窗,門窗上刻有清朝年間的花紋刻。內部結構為“三井加兩院”(前院、前井廳、中井廳、后井廳、后院)。該故居通過幾代延伸,1902年到梅汝璈父親手上,梅汝璈就是在這里從鄉村學子到國際0-官,1948年從東京回來后就一直在臺灣、北京等地定居。1950年土改,該故居被分給村里貧下中農使用。梅汝璈是代表中國審判東京戰犯的首席0-官,作為中國抗日和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勝利的標志人物,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具有很大影響力。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青云譜區普查人員對該故居進行普查,發現故居因久年失修,現已部分坍塌,只保留外墻和內部主要結構。近幾年來,社會各界要求修復梅汝璈故居的呼聲很高,尤其是省、市、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省、市、區人大、政協會議上多次提出對梅汝璈故居進行修建保護的議案。鑒于此,經過研究,青云譜區政府決定斥巨資對梅汝璈故居進行搶救性加固維修以恢復其原貌,使之當時所代表的梅汝璈0-官“青色”文化與朱姑橋梅村古香古色文化相襯托,凸顯出具有特色的地方性人文文化。
梅汝璈故居舊址陳列布展是利用故居內現有的部分房間或廳堂,采用實物復原、櫥窗陳列、文字和圖片介紹、大屏幕放映等方式,基本展現梅汝璈先生的生平,重點介紹“東京審判”“二戰歷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梅汝璈家族發展史”等歷史史實,讓人們了解歷史、不忘國恥,起到了警示后人的作用。故居室內布展格局,前廳為投影影視廳,主要循環播放東京審判、--、喪鐘為誰而鳴紀事片和廉政教育紀事片等內容;前廳右廂房為梅汝璈故居起居室,主要為復原陳列,以陳列早期他使用的家具和部分物品為主。中廳兩個小廂房主要陳列梅汝璈生前使用的物品實物為主,中廳右大廂房主要是梅汝璈及東京審判史料室,陳列部分梅汝璈日記、著作書籍和部分有關東京審判的研究資料為主;左大廂房主要是東京審判紀事廳,主要展出的是梅汝璈0-官同某些庇護日本戰犯的勢力作出的卓有成效的斗爭成果。后廳右廂房為梅汝璈家族史展廳,主要展示直系家屬及其親屬發展歷史和部分名人傳記;后廳左廂房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暨中國抗日戰爭展廳,主要是展示東京審判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重要戰役介紹、中國八年抗戰的歷史戰役、--歷史背景等,教育后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梅汝璈(1904年~1973年),字亞軒,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譜區人,自幼聰穎好學,少年時代的梅汝璈在江西省立模范小學讀書。因父親梅曉春家教極嚴,梅汝璈每日必須早早起床到外面拾豬糞牛糞當農田的肥料。每日出門拾糞時,他總要帶本英語書,一邊拾糞一邊苦讀,常常到了忘我的境界。 12歲那年,梅汝璈小學畢業,旋即以優異成績考取清華留學預備班(清華大學前身)學習。19…… 梅汝璈詳細信息++
石馬村:石馬村…… 石馬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