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賢社學舊址位于珠海香洲區南屏鎮甄賢小學。
870年,回到中國15年的容閎不斷推行他的教育計劃,15年來他一直興致勃勃地尋找強國之路,他找過很多達官貴人,最后被打動的是曾國藩,他決定和他的學生李鴻章一起上奏朝廷派遣子弟出洋學習。清政府為了自身的需要批準了。第二年容閎在自己家鄉香山南屏建成了“甄賢社學”,“甄賢”乃培養選拔賢良之意。他希望通過這所學校選拔人才送往美國學習。
■甄賢社學是中國最早的僑校
1870年,容閎多年的愿望達成,清政府同意送學生去美國學習。
然而,有著上千年仕途觀的人們,對于西方的科學幾乎聞所未聞,更不用說還要遠涉重洋去學習了。朝廷雖然批準了,竟然沒有人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國外。
容閎把希望寄托到了開風氣之新的家鄉香山,那時的香山是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窗口,已從這走出很多與外國人打交道的買辦,思想也都比較前衛。容閎的父母最初將他送到教會學校目的,也是念好英文以后好當買辦。
容閎回到南屏,倡議在本鄉建立學校,并從自己微薄的薪資中拿出500塊大洋以首倡其事。中國最早的僑校之一——甄賢社學由此建立。
1872年夏,容閎組織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渡洋赴美,中國留學史大幕開啟。1872至1875年,在總共選拔的120名赴美幼童中,很多是來自香山縣的,這與他創辦的甄賢社學不無關系。
盡管如此,甄賢社學在很長時間內仍走著傳統私塾的路子。受過西風洗禮的容閎對此深惡痛絕,于1902年召集鄉親,建議將甄賢社學改為新學堂。此議在稍后的廢除科舉制潮流中得以實現,1906年甄賢社學正式改名為“甄賢學校”,由僑居美國的容閎出任名譽校長,容星橋為第一任校長。
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甄賢社學舊址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南屏鎮:南屏鎮位于珠海市主城區的西南部,隸屬于珠海市香洲區,全鎮總面積60.7平方公里,下轄9個社區,現有常住人口20555人,外來流動人口73593人。南屏鎮背倚青蔥翠綠的將軍山麓,面向高速發展的珠海市區,與澳門一水之隔,東距九洲港十二公里,西距珠海港和珠海機場三十公里,是市區通往珠海機場、珠海港、灣仔、橫琴口岸的必經之地。 南屏鎮到市中心的車程…… 南屏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