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清遠市 > 英德市旅游

寨山彭家祠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寨山彭家祠
寨山彭家祠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寨山彭家祠建于清代中葉。據稱300多年前,一位彭姓鹽商遷居到此并扎根繁衍。其子孫后代為防御土匪滋擾,歷經20多年艱辛夯土壘筑,建起該古堡;300年后的今天,彭家祠雖然已成為當地知名景區英西峰林走廊的核心景點之一,但所幸仍保留著初始時期的建筑風貌,以及謎一樣的傳說典故,風采依舊,氣勢逼人。1995年被列為“英德市文物保護單位”。

寨山彭家祠

寨山彭家祠

該建筑坐南向北。彭家祠建于螺山上,山高約33米,房舍從山腳起建至山頂,共分三層,通往頂層只有北面一條平均寬1.50米,用石灰石打制成條鋪至的石階路,其余三面均是懸崖峭壁。

寨山彭家祠

寨山彭家祠

首層建有房屋5棟,二層為書堂。硬山頂配火鍋耳風火墻,青磚砌筑。頂層為彭公可學祠,硬山頂配火鍋耳風火墻,有房舍5棟。彭家祠布局巧妙,造工精巧,從山腳到山頂只有一條石階路可上,而且每層均只有一個小門可通往上一層。這座建在山上的防御性建筑目前在英德所發現的祠堂中是絕無僅有,對研究我市古建筑的構造和如何防御外來侵略及民俗有積極的作用和價值。

寨山彭家祠

寨山彭家祠

從山腳到山頂只有一條石階通道,360級,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始建于清代中葉,既是當地彭氏族人為抵御土匪滋擾而建的防御型堡壘,又是祠堂,鄉間稱之為“寨山古堡”,仍有保存完好的墻壁雕刻、古老窗花和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的“明義知方”賜匾。1995年12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因其建筑形式與西藏布達拉宮相近,又有“小布達拉宮”之稱。

寨山彭家祠
寨山彭家祠
寨山彭家祠
寨山彭家祠
寨山彭家祠
寨山彭家祠
寨山彭家祠

城下村:城下村委會位于黃花鎮西面、西南面,由原克巖、城下、坑壩三村合并而成,與明逕墟鎮接壤,人口6735人,耕地面積3981畝,辦事處設在明逕至巖背公路旁,距離墟鎮約300米。城下村委交通便利、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主產區。農業結構調整后,城下村委以基地+農戶模式大量種植反季節蔬菜,產品遠銷香港、深圳等地,蔬菜產業化經營水平較高。轄45條 自…… 城下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文英書院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综合久久久 | 色婷婷七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久久88 | 亚洲аv天堂网最新版在线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 |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