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老北市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曾是百貨售賣、江湖賣藝、曲藝展演等生意的集聚地,是最具有沈陽市井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春節期間,“復古”的景陳、炫彩的燈光秀、民俗展演,讓沈陽老北市景區游人如織、人氣火爆,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感受傳統年俗魅力。
這里有皇寺廟會、北市摔跤、遼菜技藝、奉天落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里坐落著實勝寺、錫伯家廟、中共滿洲省委舊址、遼寧總站、榮寶齋、大觀園劇場及漢字主題書房等文化景觀,這里已有近400年歷史,多元文化碰撞與融合……這就是老北市旅游休閑街區,其位于沈陽城市中心,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處于中街、太原街、北行三大商圈的中心區域,毗鄰西塔商圈,交通網絡發達,地區輻射力強,區位優勢顯著。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公示名單,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沈陽老北市旅游休閑街區入選。
立足老沈陽特色文化地標
老北市的形成最早可追溯于1636年皇太極敕建蓮花凈土實勝寺,已有近400年的淵源,被譽為沈陽民俗文化的“清明上河圖”,吸引中外游客打卡流連。
清朝開國第一廟——實勝寺、清朝開國第一路——大御路、民國城市開埠第一市——北市場等均坐落于此。老北市作為區域龍頭項目,在歷史、民族、紅色等多元文化挖掘方面下足功夫。皇寺廟會引發百業匯聚、百藝展現、百貨繁榮,老北市與北京天橋、南京夫子廟、天津三不管合稱為中國四大“雜巴地”。作為評劇的發祥地,走出了“韓、花、筱”等評劇名角,培養了京劇大師唐韻笙。中共滿洲省委發出黨的第一份抗日宣言,劉少奇、楊靖宇、趙一曼等革命先驅在此領導抗日斗爭。沈陽首家公私合營照相館、首家國營立體電影院、沈陽勞模的“搖藍”——北市百貨大樓等成為最美好的沈陽記憶。
呈現沈陽原住民生活畫卷
老北市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結合街區氛圍及重大節點特色,籌謀開展各類文商旅活動。皇寺廣場演藝區以“東北記憶沉浸式互動演藝+”及常態化“東北市井演藝+”,結合錫伯家廟祈福打造“全域體感串聯”的新娛樂模式。舉辦或承辦皇寺廟會、龍抬頭文化節、旗袍文化節、坐帳節等大型文化活動。
1月22日起,老北市景區立足于二次改造提升成果,以“老北市·最沈陽”為文化基調重妝亮相。以“一市興一城”為主題的“老北市2023新春皇寺廟會暨老北市潮玩mall”試營業,由“首創”“首演”“首發”大戲賀新春、癸卯新年祈鴻福、夜游關東四九景、網紅打卡樂不停、天下百貨聚北市五大亮點活動組成。首發沉浸式關東首屆民間藝術大巡游,首演以九組大鼓組成的關東原鄉老調大鼓舞,首創超時空虛擬體驗“吉空福地龍鳳呈祥”科技秀亮點演藝。同時,十七大舞臺分時段上演非遺戲法、仙女舞團、民藝雜技等常態化演出珠輝玉映、無限相融,實現皇寺廟會“一步一驚喜”“一步一驚奇”的感觀盛宴。
重新亮相的老北市將通過建筑、商業、演藝、人文的多層互動,充分展現“關東第一市”的風采,打造東北冬季夜經濟新圖景。
打造沉浸式文商旅集聚區
近年來,老北市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深度融合,進一步成為可提供沉浸式休閑體驗的文商旅集聚區,是來沈游客旅游消費的優質目的地。老北市建設被列入沈陽市“十四五”規劃、35個核心發展板塊、城市更新“五大行動”儲備片區,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建設、項目升級、滾動發展”的原則,繼2017年首次改造后,完成國家4A級景區升級改造,并于2021年二次提升改造,于2022年試水沉浸式夜游產業。
同時,老北市旅游休閑、文化體驗、旅游公共與信息服務體系健全、功能完備,涵蓋了觀光、餐飲、娛樂、購物、住宿、休閑等業態。引進首店鋪位20個,簽約商業項目137個,嘻哈包袱鋪(相聲館)、漢字主題書房等32個特色項目開業運營。現有店鋪470家,經營面積超10萬平方米,訪客綜合滿意度高達92.14分。
近兩年,老北市獲評國家級和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和省級旅游休閑街區、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等榮譽或稱號。老北市旅游休閑街區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僅開業一周內就被央媒連續五次大篇幅集中報道,在全國享有較高知名度及品牌影響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