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樓建筑區位于廣元市劍閣縣普安鎮,始于明代正德年間,由劍州知州李壁主持修建,在明末由于戰亂被毀,現在所見到的鐘鼓樓古建筑是民國時期原址上重建的。鐘鼓樓古建筑區在1991年被四川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鐘鼓樓建筑區包括南城門、鐘鼓樓、火神廟以及南門的明代城墻。據相關資料記載,南城門門高3.5米,寬3.4米,門上有箭樓,高8米,城門處的木門仍然保存完好,兩側石柱上雕有“野鹿銜花”與“吉祥如意”的圖紋,門洞上方題有“秀分閬苑”四字。鐘鼓樓坐北朝南,整棟樓由木、石柱支撐,分為3層,屋內鋪簡瓦,各層均有花草雕飾。火神廟位于鐘鼓樓北側,廟兩側有配殿。南門的明代城墻外側由石條修砌,墻心用士夯實,總長約500米,這些城墻距今已有將近500年的歷史,現在仍然保存完好。
保護范圍:東至劍閣縣百貨公司西側屋基,西至小南門東側屋基,北至火神廟北側屋基,南至煙街1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