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塔在太蓬山北面的刺溝灣內,有一座七級舍利塔,此塔建于清咸豐四年(1854年)六月上旬,塔下為景福寺方丈慧智長老之墓。
智公長老是個得道高僧,他勸人諸惡莫作,多行善事,常向人講解因果報應之事。他還精于醫術,常治病施藥,解除百姓痛苦。他常在西寨門望西天,坐禪誦經。曾見文殊騎獅,普賢騎象,飄然而至,倏忽而杳。乃囑其徒,卒后埋葬太蓬山西麓,故后來圓寂,乃葬此地。百姓愛戴,護塔至今。
此塔為六方錐體形,4.2米,塔上第三層刻有“舍利塔”三個大字,每字各刻一方,顏體正楷,書法雄秀。在七級六方的佛屠上刻有27幅浮雕圖案,有手持吉祥果的釋子,有手拿竹板的“蓮花落”表演者,還有各種神獸猛禽,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引人入勝,歷經百年,保存完整,堪稱藝術珍品,石塔瑰寶。
舍利塔四周建有石欄圍護,塔后削壁處鑿有神龕,中刻“恭維普濟堂方丈上慧性智公和尚塔”十五個大字,落款為“咸豐四年已月上浣建造”十個小字。龕前刻一聯云:“東山應對青獅形,西風譬喻白象身。”橫聯刻“五蘊空家”四字。
智公舍利塔四面皆危崖奇峰,萬木郁蔥,夕陽彩翠,風姿綽約。營山縣人民政府于1982年10月15日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舍利塔是研究營山佛教發展史的實物資料,也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太蓬鄉:2019年,撤銷三元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太蓬鄉管轄,太蓬鄉人民政府駐玉環街1號。 太蓬鄉位于營山縣東北部,距縣城50公里,幅員面積26.22平方公里,北鄰儀隴。轄11個村,79個農業合作社,9340人。深丘低山地貌,山林繁茂,果木豐富,土地肥沃,適宜水稻、玉米、紅苕、小麥、油菜、花生、煙葉、藥材等各種糧經作物種植。 太蓬山——蜀北名山,奇峰羅列,…… 太蓬鄉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堢紓浣哄缂嶄線寮婚悢琛″亾濞戞瑡缂氶柣顓烆儑缁辨帡顢氶崱娆戞殼闂佸搫琚崝宀勫煡婢舵劖鎯炴い鎰╁焺娴硷拷 QQ闂傚倸鍊烽悞锔锯偓绗涘洤绀冨┑鐘宠壘缁狀垶鏌ㄩ悤鍌涘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