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巖隕石坑坐落在蘇子溝鎮古龍村羅圈里村民組,自古以來便呈現一個環形大坑的地貌,所以當地居民稱之為“圈里”。坑內直徑約為1.8公里、深約150米,從坑唇的山脊上往下望這里就好似一只大碗,夏秋之季來此觀賞景色更加美麗。
隕石坑是由于大的流星體、小行星或彗星撞擊行星及其表面,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環狀地質構造,此前世界上已發現的隕石坑為176個,中國版圖尚未發現。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遼寧省地質局第一區測大隊在本區開展地質調查時,將這一地質現象描述為漩渦狀構造。1982年—2004年期間,趙樹明通過航空遙感地質構造解譯和實地觀察,推斷該坑為隕石坑。1998年—2001年,覃功炯等人通過地質填圖和人工重砂等樣品分析,認為該坑與隕石撞擊有關。
后來,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陳鳴博士率勘探隊來“圈里”鉆探,并得出重大結論:圈里隕石坑為中國唯一被證實的隕石坑!同時在“圈里”發現了第一流的礦泉水,富含低鈉高鈣偏硅酸,“圈里”人再也不用喝又苦又澀還漂著油花的水了。
陳鳴博士對古龍村環形構造——也就是“羅圈”的巖石沖擊效應、礦物變形微結構特征以及地貌特征等進行了科學研究。該環形構造是一個直徑1.8公里的碗狀坑,在平面上呈現為近五邊形到似圓形,坑底與坑唇山脊高差平均為150米。在坑內變形基巖石英顆粒中發現了擊變面狀頁理,這是判斷該坑隕石撞擊起源的診斷性標志。坑區內沖擊角礫巖和巖石震裂錐的產狀,以及撞擊形成的地貌特征等均與隕石撞擊作用結果相符合。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發現176個隕石撞擊坑,而圈里隕石坑是中國唯一的一個。
圈里隕石坑填補了國內無隕石坑的空白,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為人們探索地球、認知宇宙帶來了寶貴的財富。同時這里也是一處極為重要的旅游開發潛在資源,可以提高岫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圈里”風光優美,民風淳樸,像世外桃源一般掩藏在大山深處。這里適合戶外運動愛好者自駕或徒步前往,“羅圈”的“內壁”有很多小路可通往坑唇頂端,登頂后隕石坑的全貌可一覽無遺。如果露營,可以選擇在山腳下的平坦地點。
蘇子溝鎮:地理位置:蘇子溝位于岫巖滿族自治縣中部,張莊公路、鳳岫公路縱橫東西南北,距縣城15公里。交通便利。五萬千伏變電所設在鎮內,供電方便。 行政區劃:蘇子溝鎮隸屬岫巖滿族自治縣管轄。全鎮共8個村,分別為尖山、古龍、湯河嶺、徐家卜、蘇子溝、何家卜、黃嶺、黃旗,78個村民組。 水文水質:蘇子溝鎮內山谷交錯,河溪如織。流長8公里以上的大河流2條,其中…… 蘇子溝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