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陽城遺址
涅陽故城,位于鄧州穰東鎮西北1.5公里張砦村一帶。東起葉胡橋,西至趙河(涅水),北起玉皇店,南至趙河店,面積約200000平方公尺。城垣遺跡明顯可見。歷年來出土有漢磚、漢瓦、漢五銖錢及殘陶器等。
《水經·淯水注》載:“涅陽,漢初置縣,屬南陽郡。因在涅水之陽,故名。”《前漢書·地理志》和《后漢書·地理志》載:漢高祖劉邦封呂騰為涅陽侯,因以置縣。莽新時,改名前廳。東漢復稱涅陽。安帝劉祜封其妹為涅陽公主。西晉時,屬南陽國。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名課陽。唐代此縣廢。《明嘉靖南陽府志》載:“穰東古城在州東北六十里。世傳古穰城即漢穰縣也,今穰東鋪即其地。在南陽、鄧城之中。”《九域志》:“鄧州穰有穰東鎮。”《金史·地理志》“鄧州穰,鎮四,其三曰穰東,宋、金皆為鎮,非漢穰縣。”《元和志》:“鄧州理穰,漢舊縣。又云,南陽縣西至鄧州一百二十里穰東鎮,在南陽、鄧州中各六十里,則此非穰漢縣故城也。”“鄧州志謂此為涅陽故城。”《括地志》:“涅陽故城在鄧州東北六十里。”據此可知,今穰東鎮并非漢稂縣,而是涅陽縣故城。
《水經注》載:涅陽“縣南有二碑,碑字紊滅,不可復識”。《鄧縣新志》指出,石碑在穰東西。《鄧州舊志》載:“城中有東漢中書令左雄碑。”今已佚失。涅陽屢遭兵焚,光緒未尚存北門,門額槽橫刻“涅陽”二字。
穰東鎮:中國服裝名城--穰東鎮,古稱涅陽,是醫圣張仲景的故里,地處豫、鄂、陜三省交界處。是建設部實施“雙陽工程”的中心地帶。總面積92.5平方公里,人口8萬人,轄26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其中鎮區面積6、2平方公里,鎮內常住人口3萬人。 鎮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流長。自晉建制以來,商貿活躍,據鄧州史志載,到明清時就是“商賈輻輳,商戶千余家,為鄧之首鎮”。造就了…… 穰東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