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莊英雄民兵營的前身是杜八聯,杜八聯位于濟源市坡頭鎮境內,抗日戰爭時期,沿黃河北岸的蓼塢村(包括桐樹嶺)、橋溝村、泰山村(包括槐樹莊)、楊大莊毛岑村(包括清澗)、馬住村(包括連地)、留莊村(包括佛澗)、杜年莊(包括馬場、蔣莊、葦園、校莊)等八個行政村組成的聯防組織。
清朝末年政府實行“里長”制,杜八聯屬承留區“杜里”管轄,民國初實行“保甲”制,曾沿用“杜里八甲”“杜里八鄉”“杜八鄉”等。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全國聯合抗日,各地成立聯防抗聯,團聯等人民抗日聯防組織,故又沿稱“杜八聯”。
抗日戰爭時期,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架起葫蘆舟,擺開地雷陣,先后作戰400余次,殲敵2000余名,燒毀敵機2架,涌現出了數十名民兵戰斗英雄。
期間他們首創的“聯防戰”同“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一起被載入我國民兵傳-法的光輝史冊,曾被原太岳軍團授予“河防堡壘”的光榮稱號。
1947年6月,杜八聯的留莊民兵營葫蘆隊護送陳謝大軍分別從黃河北岸的大峪關陽、下冶長泉李河溝、邵原小溝、垣曲馬蹄窩四處渡口渡過黃河,突破了國民黨的黃河防線,開辟了豫西戰場,配合劉鄧大軍向國民黨軍隊發起戰略-。
新中國建立后,他們堅持勞武結合,揚威在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在發展生產、維護社會治安、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又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196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武漢軍區命名留莊民兵營為“英雄民兵營”,是全國四大“英雄民兵營”之一。
1965年,省委、省軍區發出“向留莊民兵營學習”的號召。
1970年,建立留莊民兵營紀念館,面向社會免費開放,是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
坡頭鎮:坡頭鎮位于愚公家鄉河南省濟源市南部,東臨洛陽石化城,南隔黃河與洛陽市相望,北距濟源市區20公里,是濟源的“南大門”。全鎮總面積137平方公里,共2.6萬人。境內有舉世矚目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和國家重點工程——西霞院水庫,有全國“留莊英雄民兵營”,享譽全國的“杜八聯”革命紀念地,有極具考古價值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近年來,坡頭鎮黨委、0堅持實施“大開放、大…… 坡頭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