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永城市旅游

抗大四分校舊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抗大四分校舊址
抗大四分校舊址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抗大四分校舊址,位于永城市西南30公里李寨鄉麻冢集。由校址、校部、銀杏樹三部分組成。

1938年夏,為深入敵后抗日,彭雪楓同志奉命率新四軍游擊支隊370余人,于9月29日從豫南確山竹溝鎮誓師東征。1939年1月,到達豫東永城、皖北渦陽為中心的豫、皖、蘇三省交界地區,開始點燃了中州大地的抗日烽火,開辟了豫皖蘇抗日革命根據地。1940年3月,在其隨營學校的基礎上,報請黨中央和抗大總校批準,改為抗日軍政大學第四分校,支隊司令員彭雪楓兼校長,副司令員吳芝圃兼副校長,政治部主任肖望東,教育長先后為劉作孚、劉清明、方中鐸,支隊領導成員任教員。學校在永城共辦兩期,培養抗日軍政干部近2000名。1941年5月中旬,抗大四分校隨部隊轉移到皖北等地學習,至1945年11月結束,共辦六期,抗戰已取得勝利。抗大四分校的創辦,及時地為部隊和豫皖蘇邊區黨政機關培養了大批軍政干部,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當地軍民譽為豫皖蘇邊區兒女革命勝利的搖籃,新中國的育才陣地,至今仍是矗立在豫皖蘇邊區人民心中的一座偉岸豐碑,對后代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有力陣地。

抗大四分校舊址現存校址、銀杏樹兩處,校部的三間土坯草頂房,由于年久失修現已倒塌。校址在麻冢集北街路東,原清末時期的泰山廟大殿。大殿面闊,進深各三間,硬山石灰頂,是當年四分校的會堂和教室。殿內東西山墻上至今完整地保留著當時四分校的同志用土紅顏料書寫的美術字標語和宣傳欄。東山墻書“學習革命理論,堅定政治方向”,標語下方是南北并列的“歌詠欄”、“學生欄”;西山墻書“提高技術水平,加強抗戰力量”,下方有“防衛欄”、“時事欄”。

銀杏樹在麻冢集東北一公里的曾樓村后,樹齡已有千年,干圍6.5米,樹蔭遮蓋400多平方米,樹下是當年四分校學員夏天學習、聚會、議事的場所,至今大樹仍枝葉茂盛。

延伸閱讀: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霸王臺古文化遺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激情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一级a爱视频日本免费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 亚洲Av一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