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信陽市 > 新縣旅游

鐵寺寨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鐵寺寨
鐵寺寨為文化旅游景點。

鐵寺寨位于大別山腹地,豫東南鄂豫交界的天臺山、老君山之間,古店、牛沖、卡房三村交界地段,海拔高度681米,主峰烏龜石包,次峰香爐石、馬鞍山、殺人坳、燕子窩。諸峰環繞相連,相互拱衛,猶如一條連綿起伏的”長龍”盤繞在鐵寺寨周圍。

自明朝初期建寨以來,鐵寺寨歷經滄桑,如今已破損嚴重,十里城墻斷續存在,百余處防患施舍(炮臺、瞭望臺、碉堡、掩體、糧食彈藥存儲洞等)殘留多處,東、南、西、北有四道寨門顯現。相傳此寨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有“朱洪武九打九焰山”之傳說。朱洪武攻打九焰山后獲取“寨之優,在于易守難攻”之經驗,于是大量筑城建寨,以防外擾。僅卡房境內現存古寨7處,累計石城墻百余里。有歷史記載,清同治三年,鐵寺寨重新修建時耗資巨大,增設了炮臺、防彈坑設施,并且將城墻加寬增高,有的地段高20余米,寬達2米。

堅固的城寨,歷史上曾經經歷了無數次戰爭洗禮。明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三殺河南,七殺湖北”時,附近部分村民因撤退不及,躲在寨下一小山洞內,一村民因舍不得財產損失,躲避時牽一頭牛進入山洞內,因洞內人多擁擠,牛受驚嚇叫了一聲,招致300余名無辜百姓被稻草煙熏致死,“牛坑沖”(現牛沖村)由此得名。

1929年,整個卡房鄉農民暴-動在徐向前、吳煥光、曹學楷、阮德成等的領導人組織下,開展得轟轟烈烈,引起了國民黨的極大恐慌。9月,國民黨對鄂豫邊區發動“徐夏會剿”,并對根據地進行騷擾破壞。同月12日,由于蔣馮混戰,前來蘇區“會剿”部隊倉促撤退,我方紅軍得此情報后,決定予敵以阻擊。在曹學楷同志指揮下,紅軍兩個大隊配合當地赤衛隊埋伏在鐵寺寨一帶。敵先頭部隊到達時,遭紅軍兩個班猛烈襲擊,敵營長被擊斃一名。戰斗持續四小時之久到天黑。敵恐我軍有后援部隊,不敢久戰,紛紛向七里坪方向逃竄。這次戰斗,我軍以少勝多,消滅大量敵人。但二大隊黨代表桂步蟾、陶緒元、鄭富東等四人犧牲。當地赤衛隊為紀念他們的功績,將四名烈士安葬在牛沖徐家祠堂后山上,四人同碑,碑文寫到:“民國十八年八月在鐵寺崗犧牲紅軍’’等字樣(陰歷紀年)。此次戰役進一步鞏固和壯大了鄂豫邊革命根據地。

從1933年1月18日起,卡房地區一些主要村莊相繼被敵占去,敵八十九師、五十八師、四十四師和二十五路軍先后多次到卡房地區騷擾搶劫。此時,弦南區與羅山四區區委和鄂東北道委、羅山縣委等首腦機關都遷往牛沖、鐵寺寨一帶大山上。為保護首腦機關安全,吸收各鄉村青年百余人,成立獨立營,營長林大亨,教導員殷考章,隨后隊伍擴大到300余人。

五月,敵人以優勢兵力對我牛沖、鐵寺寨山區進行大“清剿”,在戰斗中我紅軍戰士為保衛卡房最后一塊根據地而奮力拼殺,戰斗持續五天五夜終因敵眾我寡無外援,除少量戰士突圍,大部分壯烈犧牲。戰士林大楷子彈打光后同敵人展開肉搏,身上洞穿七刺刀仍奮力拼殺直至流盡最后一滴血后,英勇就義。因戰事緊張和傷亡過大,許多像這樣的戰士沒能留下姓名和事跡。

鐵寺寨是卡房鄉境內現保存較為完好的城寨

卡房鄉:卡房鄉位于新縣西南端,屬淮河水系,西接湖北大悟縣,南連紅安縣,地處鄂豫兩省三縣八鄉鎮結合部,距武漢120公里,距信陽100公里,距縣城70公里,在清末民初因設有鹽卡而得名。全鄉共轄9個行政村(居)委會,分別是古店居委會、胡河村、居畈村、卡房村、王畈村、何山村、葉灣村、牛沖村、胡灣村,共有95個村民組,269個自然村,2571戶9583人;國土總面積114.3…… 卡房鄉詳細信息++


>>宜賓大觀樓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伊人久久综合狼伊人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蜜月a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而久二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 日韩呦呦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