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位于淄川區太河鎮的淄河片區,因其形似馬鞍而得名,主峰海拔618米,總面積25.6平方公里,是集歷史文化、革命傳統教育和自然風光于一體的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礎設施功能完備。為緬懷抗日先烈,激發子孫后代的愛國主義熱情,發揮其愛國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太河鎮在馬鞍山紀念碑南修建了革命烈士祠堂,里面陳列著205名革命烈士的靈牌,展示了馬鞍山抗日保衛戰的英雄氣概和不朽功績。在馬鞍山西峰下修建了馬鞍山抗戰紀念館和紀念碑,總建筑面積400平方米,上下兩層環廊式建筑;紀念碑呈“三八式步槍”狀,高11.9米,象征著1942年11月9日發生的馬鞍山抗日保衛戰,原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上將為馬鞍山抗戰紀念館和紀念碑分別題寫了“馬鞍山抗戰紀念館”、“馬鞍山抗戰紀念碑”。同時,對馬鞍山主峰上山路、戰斗指揮部、英雄石碾等戰斗遺址進行了維修加固和保護修復。2014年5月至8月,太河鎮聘請專業單位對馬鞍山抗日遺址展陳設施進行了規劃改造,為開展好愛國主義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遺址遺跡保護完整。馬鞍山抗日遺址主要保存了當時抗戰掩體、抗戰指揮所、英雄石碾、齊長城齊兵營等歷史文物;聘請專業單位規劃設計修建了呈“三八步槍”狀的馬鞍山抗戰紀念碑、“一門忠烈”塑像、“氣壯山河”紀念碑、大型摩崖文字石刻等重要實物,健全完善《太河鎮馬鞍山抗日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可移動文物管理保護制度》。文物史料調查征集扎實深入,由中共淄博市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通過采訪抗戰親歷者和知情人士,整理了《馬鞍山保衛戰》;原載1943年2月17日《群眾報》第二版,刊登了《壯烈的馬鞍山保衛戰》;1994年馬鞍山抗戰劇《山河吟》成功拍攝并上映,推出了較高水平的史料成果,近年來,太河鎮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通過保護開發和修復利用,最大限度的保持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續性。
基本陳列科學合理。2014年,太河鎮黨委、政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幫助和支持下,聘請河北龍行文化展示傳媒有限公司對馬鞍山抗日遺址實施了規劃設計和提升改造工程,該項目總投資100余萬元,對馬鞍山革命烈士祠堂、抗戰紀念館內部展陳設施進行了設計改造。馬鞍山抗戰紀念館堅持唯物史觀來反映和記述歷史,突出馬鞍山抗日保衛戰斗經過的主題思想,進行合理編排,內容集中,邏輯清晰,共分“出其不意,智取奇峰;三嚴壁壘,眾志成城;浴血奮戰,氣壯山河;烈士英名,與世長存”四個篇章,記錄了整個戰斗過程。展廳設計配備影像設備一套,輪番播放電影《山河吟》抗日史劇。根據中共淄博市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整理的《馬鞍山保衛戰》的內容,修改完善了《馬鞍山保衛戰解說詞》,并配備專門的解說人員,通過影視展現、戰斗解說、文藝演出等展示方式,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切實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有效作用。
主題教育作用明顯。為深入貫徹上級《愛國主義實施綱要精神》,充分發揮馬鞍山抗日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社會教育職能,馬鞍山抗日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周邊學校等單位共建共享機制,定期組織參觀學習教育活動。一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免費開放。每逢清明、國慶等重大節日,組織青少年學生開展祭奠革命烈士活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子孫后代的愛國主義熱情。二是大力渲染紅色教育。突出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活動,每逢“七一”、國慶等重大節日都在馬鞍山腳下組織開展紅歌比賽、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等文藝活動;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主題教育等活動期間,組織黨員干部、青年干部開展入黨宣誓、瞻仰抗日事跡活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洗禮。每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達到3萬人次,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
近年來,太河鎮以豐富的自然生態和歷史人文資源為依托,突出紅色旅游主題,整合利用省級重點保護文物—馬鞍山抗日遺址,依托抗戰紀念碑,廖容標、錢鈞等開國將軍撰文或題詞紀念的大型摩崖石刻以及-上將為抗戰紀念館(碑)題寫的館名等紅色旅游景點,加強與長城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的協作,整合利用紅色旅游文化資源,打造集文化體驗、影視創作、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文化創意園,科學合理推進紅色文化資源,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內部管理規范有序。太河鎮針對工作實際,配齊配強工作隊伍,及時調整充實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副書記任組長,片區黨總支書記任副組長,整合組織、人武、宣傳、團委、婦聯、民政、學校等部門的資源力量,由團委和婦聯聯合組建志愿者服務隊伍;為優化服務窗口,提高服務質量,配備專門的解說員,制定接待服務制度和服務規范,對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接待咨詢等做了明確規定;完善了紀念館管理制度、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愛國主義教育基本職責、決策監督機制、財務管理制度等五項規章制度,管理工作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
工作機制運行科學。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社會服務功能,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廣泛深入開展。上級主管部門履職盡責,每逢重大紀念活動,都深入一線,調研指導,在改陳布展提升改造工作中,區委宣傳部、民政局領導多次召開調度會、到現場查看施工情況,幫助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工作人員激發積極性和責任心,太河鎮制定了《馬鞍山抗日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考核評價標準》,實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單位和個人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健全完善了《政策保障機制》和《免費開放保障機制》,有效保障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正常化、規范化運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