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地質博物館位于蘭州市城關區灘尖子團結路6號。建筑面積12568平方米,布展面積4860平方米。館內設有序廳、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玉石廳、生命演化廳、土地資源廳、地質環境廳、礦產資源廳等8個常設展廳,以及穹幕影廳和臨時展廳,館外設有礦石林和影雕文化墻。館內收藏有國內外地質礦產、古生物、礦物和巖石標本共3萬余件,展示有大夏巨龍、蘭州龍和甘肅鳥等一大批國寶級精品。展廳內循環播放《甘肅地質》、《甘肅礦產》、《甘肅土地》、《甘肅遨游》和《甘肅地質公園》等20多部影視片,以及《寶石趣聞》、《地震體驗》等一系列寓教于樂的互動項目。甘肅地質博物館先后獲得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甘肅省科普教育基地、國土資源科普基地等稱號,2011年獲得甘肅省首屆陳列展覽精品獎最佳形式設計獎。
甘肅地質博物館是一座全面展示和介紹甘肅省國土資源概況的自然類博物館,是集收藏、科研、科普教育和娛樂休閑諸功能為一體的公益性設施。同時也是對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進行地學知識普及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序廳:恐龍家園浮雕生動再現了白堊紀早期甘肅某地壯麗的恐龍動物群生態景觀;電子顯示屏和查詢系統提供了甘肅地質博物館概況、甘肅自然地理、甘肅地質、甘肅礦產資源等方面的展示和查詢服務。
地球廳:主要介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地球的概況。重點展示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圈層結構,以及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下地球上發生的各種地質現象。
礦物巖石廳:采用雅俗共存、虛實呼應和寓教于樂的方式,使參觀者通過參與互動和欣賞展品,了解各類礦物的特點、性質以及三大巖石的分類、成因和互相轉化等相關知識。
寶玉石廳:主要介紹寶石、玉石的特點和性質,展示省內外主要和具代表性的觀賞石,尤其是甘肅特有的黃河奇石,簡要介紹首飾用貴金屬、印章石和硯石。
生命演化廳:以生物演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通過展示各地質時期常見化石,概括介紹地球上生物發生、演化和滅亡過程。中央展區突出展示近10年來在甘肅省境內新發現的大夏巨龍、蘭州龍、肅州龍、雄關龍、橋灣龍、敘五龍等恐龍及甘肅鳥的精美化石。
土地資源廳:土地資源部分介紹甘肅省土地開發利用現狀和土地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等方面的知識;測繪部分介紹測繪發展史、測繪成就、測繪技術等知識和測繪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地質環境廳:主要介紹甘肅的地質遺跡資源和地質災害。重點展示隴原大地類型多樣、景觀優美的20余處地質公園,以及甘肅境內主要的地質災害及其主要防治對策等內容。
礦產資源廳:以礦產資源的分類為順序,介紹甘肅省主要的礦產資源(包括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重點介紹甘肅省的重要礦山企業,展示其主要的礦石標本、礦產品,以及采、選、冶等生產加工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