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地處漢江中上游秦巴山區,它以珍貴的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地質遺跡資源為依托,整合縣內其它地質遺跡資源,形成了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園區、梅鎮猿人洞地質遺跡保護點、龍吟峽-九龍瀑喀斯特洞穴峽谷群園區、虎嘯灘喀斯特原始森林大峽谷園區、云蓋寺綠松石礦址園區、安城古銅礦遺址園區、青曲鄖縣人遺址園區、李家溝恐龍化石地質遺跡保護區、滄浪山-紅巖背武當群生態園區九大景區。
鄖陽區青龍山國家地質公園十堰市鄖陽區的柳陂鎮青龍山,規劃總面積267.2平方公里,北至南化塘鎮青巖村,南到紅巖背滄浪山,東至梅鋪鎮李家溝,西到鮑峽鎮云蓋寺。2005年8月經國土資源部批準為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2008年10月開園。該地質公園由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古生物地質遺跡、李家溝恐龍化石古生物地質遺跡、梅鋪猿人遺址、龍吟峽喀斯特洞穴地質遺跡、虎嘯灘喀斯特地質遺跡、云蓋寺綠松石礦遺址、安城古銅礦遺址、青曲鄖縣人遺址、紅巖背滄浪山武當群構造九大園區組成。鄖陽區青龍山國家地質公園青龍山恐龍化石群東距城區約12公里,南距十堰市茅箭區18公里,具有數量大、埋藏淺、種類多、分布集中、保存完好的特點。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產于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青龍山、紅寨子一帶,面積約10平方公里,賦存在晚白堊紀地層的粉紅色砂礫巖中,距今約6500—13500萬年。經國家和省有關地質專家研究,該區有六個產蛋層位,除個別層位恐龍蛋化石破碎外,絕大部分恐龍蛋化石保持較原始的成窩狀態。化石的主要形態有卵球形、球形、扁球形等,蛋殼顏色分為淺褐、暗褐、灰白色三種,分別屬于五個恐龍蛋科:樹枝蛋科、網狀蛋科、蜂窩蛋科、棱齒蛋科、圓形蛋科,其中樹枝蛋科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約占70%。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具有數量大、埋藏淺、種類多、分布集中、地層剖面完整、保存完好以及地質信息豐富等特點。發現最多的一窩恐龍蛋化石多達61枚,舉世罕見。《世界時報》驚嘆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全球最完整、規模超西峽”。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鄖陽地質公園旅游已初具規模。其一,該區已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國唯一一個地質遺跡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的開發利用創造了條件。其二,配套設施日趨完善。209國道至核心區3.9公里山區二級公路改造、核心區封閉圍墻、保護區辦公生活用房、環形參觀路線、地質剖面揭露、恐龍蛋化石剝離等工程先后完工,接待室、影像室、陳列室相繼開門迎賓,梅鋪恐龍骨骼化石落戶青龍山,為青龍山又增加了一道亮麗風景線。地址:十堰市和鄖縣縣城之間的柳陂鎮青龍山類型:森林地質地貌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電話:0719-7478009開放時間:8:30-18:00門票信息:門市價:60.0元60元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