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亭寺又名闇亭寺,乃一方之古跡,亦百代之名區,往古有一觀音殿在焉,不知創于何時何代。這里群山環抱,層巒疊嶂,山深林茂,寺藏其中。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嵩口鄉盧厝寨盧爾誠32歲削發為僧,云游四方,后在暗然亭(即觀音亭)修道6年,辟谷不食。康熙二年九月(41歲)圓寂。火化后,鄉人將其骨塑于座像中,稱盧公佛像,并集資興建暗亭寺供奉。
暗亭寺整體為重檐懸山頂式木構建筑,布局嚴謹,莊嚴古樸。神龕全部雕刻精湛的屏風裝飾,古色古香,精美絕侖。
全寺總面積1000多平方米,F有大廳佛殿、觀音樓、念經堂、藏經樓、菜堂等建筑物,主體為清建筑風格,土木結構,布局嚴謹,古樸風雅。供盧公祖師和觀世音菩薩像。主殿按原貌擴建修葺。闇亭寺整體為重檐懸山頂式木構建筑,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50平方米。由主殿、觀音殿、鐘鼓樓、地藏王殿、誦經樓、齋膳館、小公園及山門所組成。觀音殿祀觀音大士、祖師殿祀開山祖師盧公像。
大門上懸掛“闇亭禪寺”匾額,正廳中植四根圓柱,柱掛兩幅鎏金暗龍楹聯。神龕全部雕刻精湛的屏風裝飾,古色古香,精美絕侖。主殿左右分立鐘鼓樓,莊嚴古樸。寺前圍有照壁,上 書-“峰回路轉”,背書“月印潭心”。下埕墻柱有一聯為:“闇潭水涌天心月”,相傳為朱熹當年隱居此地時偶得,并由上山采藥老和尚模仿鐫刻于此。下聯為“轉山石卷嶺頭云”,相傳幾百年后,由明末中仙舉人張孝先巧續,并留下一個美麗的傳說。
寺前右側為山門,上 書-“回頭是岸”。左側新蓋一幢“地藏王殿”,祀地藏菩薩。
信息來源:福建省旅游發展委員會
赤嶺村:赤嶺村位于蓋洋鄉西部,距離市區153公里,與三明市中仙鄉毗鄰,交通便捷,全村轄6個生產組,共128戶,總人口518人,黨員23人(其中預備黨員1名),低保戶17戶28人,殘疾人4人,土地總面積1.8萬畝,耕地面積260畝,山林面積16550畝,竹林3686畝,世行林400畝、生態保護林業5919畝! 赤嶺村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