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縣營丘鎮是齊文化發源地、姜太公始封地,文化底蘊豐厚,轄區內有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白浪沙灘濕地公園、崇山石祖林、孝子王裒墓等一系列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其中,位于營丘鎮的古城村是全鎮近年來重點打造的農村文化旅游景區。該景區北靠濰坊市區,東臨白浪河,坊昌路橫貫村中,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具有發展旅游業的優勢資源條件。
古城特色村內有姜太公祠、太公文化廣場以及太公后花園等一批具有濃郁古齊文化色彩的旅游景點,并有修繕完整的原古城墻遺址,全村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漸趨完善,文化影響力得到顯著提高,使該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齊國古文化旅游區。
生態旅游資源豐富。目前,該村西部建有20畝黃金梨園,同時采用“黨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創辦了紫芽果蔬合作社及古營瓜菜合作社,建成了1000畝蔬菜生產示范園區和1000畝觀光旅游生態農業示范園區,瓜菜成熟季節吸引眾多游客來此開展采摘等農事體驗活動。
古民居建筑、宗教遺址等文化遺跡豐富。古城村據傳為齊國始封之都營丘城故址,該城原有外城和內城,內城呈方形,東西長約1700米,南北寬約1600米,殘存城墻高0.5至6米,墻基寬20米左右,墻體用穿棍夾板法夯筑而成,夯層清晰。現北城墻和西城墻的中間,有道路與外部通連,為當時的城門遺跡。古城村占據了城北部偏東一隅,其他皆為糧田,現故城內尚存太公祠、逄萌墓道碑、竇公渠碑以及古冢等眾多文物古跡,具有優良的游覽和開發價值。
歷史文化資源深厚。營丘鎮深厚的文化歷史給后代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民間故事和民間手工技藝。該村的太公神香制作技藝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該項技藝起源于西周時期,是姜太公封于齊建都營丘時流傳下來的一種民間加工技藝,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太公神香的產生與傳統的宗教崇拜和民間的民俗禮儀有關,太公神香因產生于齊國奠基者姜太公的封地,所以,史稱太公神香。
民俗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每年逢農歷三月十八日為太公誕辰日,該村會定期舉行姜太公廟會、桃花會等活動,以此紀念先賢,激勵后人,成為該村乃至周邊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拜廟。今年3月,首屆姜太公文化節暨第22屆白浪河桃花年會、首屆濰坊市酒文化書畫攝影大獎賽在古城村成功舉行,為古城村提高知名度、打開旅游市場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地址:濰坊市昌樂縣營丘鎮古城村
營業時間:24小時
游覽時間:大約3小時
價格描述:無門票
特色景觀: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白浪沙灘濕地公園、崇山石祖林、孝子王裒墓等。
游覽線路:太公祠——逄萌墓道碑——竇公渠碑
配套服務設施:
該村已實現“四通”,即通電、通水、通郵、通電話,是全縣綜合評比先進村。另外,開通了直達該村旅游景點的旅游公交,旅游停車入場所3處以上,設立了旅游交通指示牌3塊,園區北側設有沖水公廁3處。同時,建成了古城商務酒店等3家規范經營的農家旅館、餐館,日可提供可120余人次的餐飲、住宿服務。另外,該村的醫療救護點人員、設施、設備齊全,現配有醫護人員5名及相關應急藥品、急救箱、急救擔架等,可為游客提供醫療救護服務。
游客服務中心:該村的醫療救護點人員、設施、設備齊全,現配有醫護人員5名及相關應急藥品、急救箱、急救擔架等,可為游客提供醫療救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