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稱號:鄉村旅游(山東省旅游特色村)
丁家夼居民區位于東廳街道駐地西北一公里處,此地南鄰煙臺市最大的淡水供應地——門樓水庫,地下水資源豐富,向北8公里可直視渤海灣,可謂“有山有水,風景秀麗”,其山巒旅游開發更可與門樓水庫雙龍潭保護性開發有機結合,求其“品山、望海、觀龍潭”的美麗仙境。
結合丁家夼居民區實際,丁家夼旅游特色村定位為“鄉村觀光旅游+地質文化體驗+農家樂休閑娛樂”。以農家樂為依托,以發展觀光游覽型鄉村旅游產品為基礎,以地質文化體驗旅游產品為特色,以體驗農家特色菜為抓手,深入挖掘大米頂及其山系的歷史、人文、生態環境,為游客提供真實的生態旅游體驗空間。
居民區境內大米頂山,有大小峰二十余座,翠峰連綿、郁郁蔥蔥,主峰海拔235米,高而不陡,適合旅游開發。景區現有18公里環山路,把十幾座山練成一片,驅車盤旋而上,可眼看綠樹花海,耳聽鳥叫蟲鳴,站在山巔向北遠眺,可以看到渤海的波濤,芝罘區、開發區、福山城區盡收眼底;西望,棲霞的艾山主峰清晰可見;向南俯瞰門樓水庫,波光粼粼;環顧四周視野開闊,令人心曠神怡,可以卸下工作的疲憊,放松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目前,環山路路面基本硬化,道路兩旁種植紫花槐,山體除大櫻桃之外遍山種植桃樹、杏樹、連翹、黑松、紫葉李、黃櫨等植物,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紅花綠葉,生機盎然,引人入勝,讓人流連忘返。在這里,你會為黃花嶺那漫山遍野的黃花而驚嘆,你可以登上小天山到當年王老道成仙飛升的地方沾一沾仙氣,累了你可以在西炕山那絕無僅有的山頂廣場停車小憩,如果幸運的話,你還會看到那迷人的繞山段云,猶如身臨仙境。
抗戰時期,丁家夼曾是八路軍的根據地,縣、區武工隊曾在此駐扎,領導抗日斗爭。現在,村南的“圍子山”上,還留有日寇的炮樓遺址、戰備洞以及1953年按照蘇聯圖紙修建的全鋼筋混凝土防空洞。而有關那個年代的抗日故事更是源遠流長、家喻戶曉。
這里地下銅礦資源豐富,明朝初年,洪武年間就曾被朝廷發掘開采,據說,冶煉出來的銅被風一吹就發光,并且越吹越亮,因此叫“風磨銅”,和黃金一樣貴重,北京故宮金鑾殿的旗桿頂子就是用它鑄造的。
每年6月左右,游客可到丁家夼櫻桃園進行采摘,走進鄉間地頭、大山深處去體驗采摘的樂趣,感受田園風光,呼吸大自然新鮮空氣。大櫻桃采摘只是丁家夼“農家樂旅游”的第一步,后續還將完成“百果園”、“百瓜園”及其他配套設施,并開展吃農家飯,品嘗無公害蔬果的“農家小飯桌”活動。讓您在游覽之余還可品嘗到“魯菜之鄉”的地道農家菜。
地址:煙臺市福山區東廳街道辦事處丁家夼居委會
營業時間:24小時
游覽時間:大約4小時
特色景觀:這里地下銅礦資源豐富,明朝初年,洪武年間就曾被朝廷發掘開采,據說,冶煉出來的銅被風一吹就發光,并且越吹越亮,因此叫“風磨銅”,和黃金一樣貴重,北京故宮金鑾殿的旗桿頂子就是用它鑄造的。
游覽線路:丁家夼櫻桃園——大米頂山——門樓水庫
配套服務設施:
吃農家飯,品嘗無公害蔬果的“農家小飯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