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無錫市 > 錫山區旅游

新四軍六師師部舊址紀念館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新四軍六師師部舊址紀念館
新四軍六師師部舊址紀念館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新四軍六師師部舊址紀念館位于無錫市錫山區錫北鎮寨門村諸巷,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無錫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無錫市黨史教育基地。新四軍六師師部舊址系浙江大學電機工程系主任、留美博士諸水本教授的西式私宅。

抗戰時期,無錫人民的抗日斗爭是與蘇南人民的抗日斗爭緊緊聯系在一起的。蘇南地區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抗戰爆發后,日偽軍重兵控制這一地帶,國民黨也派出第二武裝忠義救國軍到蘇南,力圖恢復對這一地區的控制。而在無錫廣大城鄉,也涌現出了大批的抗日武裝,到1938年上半年,共有游擊武裝39支。

在這種情況下,上級黨組織派王承業(又名王仲良)到無錫重建縣委。縣委以梅村為基地,重建黨的基層組織,改造地方游擊武裝,逐步形成了以梅村為中心的抗日游擊基點。

這一時期,為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于新四軍“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1938年4月,新四軍軍部決定由第一支隊司令陳毅負責組建先遣支隊深入蘇南敵后進行戰略偵察。6月,陳毅率部挺進茅山。10月陳毅派第二團參謀長王必成率第一營東進進行戰略偵察,詳細了解無錫、蘇州一帶的游擊武裝及日軍據點情況。無錫地方干部張卓如、陳枕白將無錫的情況予以匯報。10月,陳毅授予地下黨掌握的梅光迪等人領導的3支抗日武裝組建成江南抗日義勇軍第三路。

作好這些準備后,陳毅就決定派第六團東進蘇南。當時陳毅手下只有2個團,即新四軍第二團和第六團。陳毅決定由第二團單獨擔負茅山地區的抗日游擊戰任務,派第六團東進蘇南。陳毅明確東進任務是:擴大抗日力量就是發展部隊,壯大武器裝備,籌集經費給養,具體就是三個字:“人、槍、款”。

為防止國民黨頑固派尋找借口破壞東進,陳毅決定新四軍第六團以地方抗日武裝的名義東進。為此,團長葉飛向國民黨第三戰區告長假,團領導全部隱姓改名。

1939年5月,葉飛帶領第六團700余人,打出“江抗”二路的旗號從茅山東進抗日,到武進戴溪橋,與之前改編為“江南抗日義勇軍第三路”的梅光迪部進行整編,以“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的番號東進抗日。到達無錫地區后,“江抗”指揮部設在嵩山儲埂上。部隊以梅村一帶為基點,發揮主動、靈活的游擊戰特長,以伏擊、襲擊、夜戰等戰術手段,在運動中打擊日偽。

5月30日,由“江抗”二路司令吳焜率領的主力一部,在消滅了常熟東鄉10多個日偽據點及匪偽武裝后,在回師梅村、途經無錫東北隅的黃土塘時,與下鄉“掃蕩”的日軍遭遇,發生戰斗。戰斗打響后,日軍又開來了增援部隊,“江抗”戰士在武器裝備差的情況下頑強戰斗,經過半天激戰,擊斃日軍30余名,內有大佐1名。黃土塘戰斗是“江抗”東進后同日軍交戰的第一仗。“江抗”東進與日軍首戰告捷,極大地鼓舞了無錫人民群眾的抗日斗志。此后,江抗戰士又夜襲滸墅關,襲擊虹橋機場,震驚滬寧線。

“江抗”在打擊日偽的同時,與地方游擊隊商談收編事宜。由于無錫縣委已對地方游擊隊做了大量的爭取、改造工作,為“江抗”收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39年5月至6月,“江抗”在地方黨的配合下,在無錫地區收編、加委了7支游擊武裝,計1350余人;隨編帶入4挺重機槍、36挺輕機槍、1100多支步槍和手槍。

黃土塘戰斗后,盤踞在錫北的“忠救”十支隊阻礙抗日,“江抗”決定收繳“忠救”頑軍的槍械。經周密部署,6月2日深夜,“江抗”從寨門諸巷分三路向石家浜、東湖塘、河塘橋進發,襲擊了“忠救”十支隊指揮部,擊潰了“忠救”十支隊的兩個大隊,繳獲重機槍4挺、輕機槍20挺、手提式及步槍300余支,小電臺一架。這次行動,不但打擊了阻礙抗日的頑軍,而且大大改善了“江抗”的裝備。

“江抗”東進的抗戰業績,不僅使京滬鐵路沿線的日本侵略軍惶恐不安,而且也引起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嫉恨和惱火。國民黨第三戰區獲悉“江抗”是新四軍后,借口“越界活動”,密令“剿辦”。為避免摩擦,1939年10月,“江抗”奉命西撤,渡江向北發展。

至1939年底,“江抗”從1000人發展到5000多人,完成了上級交辦的“人、槍、款”三大任務。

“江抗”西移后,帶走了一部分地方抗日武裝;無錫黨組織失去了江抗的支持,無法公開活動,轉入秘密工作。斗爭形勢十分嚴峻。

考慮到東路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但抗戰力量又比較薄弱,陳毅在籌劃新四軍主力渡江北上的同時,推薦新四軍第三支隊副司令、皖南抗日根據地創建人之一的譚震林到蘇南來“獨擋一面”,打開新局面。中共中央東南局和新四軍軍部于1940年3月決定調譚震林到蘇南東路組織軍政委員會,統-和軍隊的領導。

1940年4月,譚震林從皖南調到東路地區,首先來到常熟,以“江抗”留在陽澄湖畔養傷的干部戰士為主體建立、發展起來的“江南抗日義勇軍”東路司令部改名為“江南抗日救國軍”東路指揮部(為區別于葉飛領導的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新江抗”),譚震林任司令兼政委,何克希任副司令。

“新江抗”成立后,堅決貫徹中央“擴軍建政”的指示,組建軍政委員會,創建抗日游擊根據地。工作重點放在發展武裝,和創建根據地上。東路軍政委員會以蘇常太為基地,東出昆嘉太(昆山、嘉定、太倉),西入澄錫虞(江陰、無錫、常熟)的決策,通過襲擊、破襲等戰術,打擊日偽軍。在“新江抗”擴軍的局面初步打開后,1940年9月,譚震林率“新江抗”由蘇常太進入澄錫虞地區,將指揮部設在寨門諸巷這幢西式私宅中。“新江抗”的進入,為無錫地區創建抗日游擊根據地打開了局面。

譚震林率“新江抗”指揮部到澄錫虞地區后,東路軍政委員會委員王承業在有工作基礎的無錫地區,同地方黨一道,籌建抗日民主政權。1941年2月,建立無錫縣政府和錫北行署。在縣、區政府建立后半年多的時間里,無錫地區有80多個鄉(鎮),500多個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了基層政權。無錫地方黨通過各級抗日民主政權,廣泛開展財經、文教軍事、-等各項工作,實行合理的稅收田賦制度,發行“江南商業貨幣券”即“抗幣”統一了東路根據地的流通貨幣;建立了各級教育機構,推行抗日教育;籌辦江抗后方醫院等,從而鞏固了抗日游擊根據地。

皖南事變后,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同時對華中各地新四軍部隊進行統一整編。1941年3月上旬,蘇南新四軍主力即江南指揮部、江南人民抗日救國軍等部改編成新四軍第六師,譚震林任師長兼政治委員,新四軍六師師部一度設于寨門諸巷這幢西式洋房。

1941年7月,日偽軍對蘇常太地區進行殘酷“清鄉”,9月轉向無錫地區。根據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的指示,“新江抗”奉命跳出“清鄉”區,渡江北撤轉移到蘇中根據地。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錫北鎮寨門村諸巷

乘車線路:蘇州市內乘738路公交在新寨路下車可達。

延伸閱讀:

·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大頂子山航電樞紐站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1区1区产品乱码免费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视频一区二区美女引诱 | 亚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卡久久伊人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中文字幕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