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長沙市 > 寧鄉市旅游

何叔衡故居

[移動版] [查看地圖]
何叔衡故居
何叔衡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何叔衡故居位于長沙市寧鄉縣沙田鄉長沖村。

何叔衡,譜名啟璿,字玉衡,號琥璜,學名瞻岵,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1876年5月27日,何叔衡誕生在這里,并在此就讀私塾。1902年,26歲的何叔衡考中清末最后一屆秀才。他激憤于官府腐敗而甘愿在家種田,長期從事私塾、小學教育。

直到1909年,何叔衡離開家鄉開始走向革命的道路。1913年春以37歲的大齡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師范,1年后并入湖南公立第一師范,得以結識時年21歲的同學毛澤東。何叔衡熱情厚重老成,一直是毛澤東在湖南開展社團運動、-、驅張運動和建黨建團運動的得力助手和密友。1918年參加新民學會,為最年長者會員。毛澤東曾有評價說:“叔翁辦事,可當大局!1920年參加長沙早期共產黨組織,1921年7月和毛澤東代表長沙早期黨組織一同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大革命時期,何叔衡以國民黨省黨部監察委員和學界名流身份相繼擔任湖南省法院(控訴法院)陪審員、懲治土豪劣紳特別法庭成員、省中山圖書館館長、水口山礦局監理、《湖南民報》館館長等職務。湖南馬日事變后,他與謝覺哉、徐特立、毛澤民等一道到上海籌辦聚成印刷公司,這是中共秘密成立的一家印刷機構,對外公開營業,承印商標、簿記等業務;對內專門印刷黨的文件和刊物,何叔衡任公司經理。

1928年6月,受中共中央指示,何叔衡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特別班學習,并參加中共六大。1930年回國,次年奉命進入中央蘇區,被任命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工農監察部部長、內務部代部長和臨時法庭主席。因何叔衡與毛澤東關系深遠密切,對“左”傾領導集團有批評與-,1933年冬所任職務全部被撤銷。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后,他留在贛南閩西地區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1月,他與瞿秋白、鄧子恢等從瑞金轉移,欲去上海,在2月24日經過福建長汀縣水口鎮小涇村時被地主武裝包圍。何叔衡受傷遇難,終年59歲。

故居為典型的清代江南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坐東朝西,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800平方米。整體建筑為土木結構,均為兩面坡懸山頂,屋面蓋小青瓦,土磚墻體,平頭槽門。主體建筑呈倒“凹”字形布局,面闊三間,一進兩間,共有正房、左右廂房等大小房屋23間。正堂屋高大亮爽,雙頁木門,方格窗。檐下走廊,中辟天井,南側有水井。

何叔衡故居于1983年10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7月被湖南省委宣傳部公布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2013]13號)公布何叔衡故居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地址:長沙市寧鄉縣沙田鄉長沖村杓子沖

乘車線路:在長沙乘大巴到寧鄉縣,再轉小巴前往景區

何叔衡 (1876—1935) 中共一大代表,革命烈士。 湖南省寧鄉縣人,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一個貧苦農家。少時讀過私塾。1902年中過秀才,在鄉村教私塾。1906年,與謝覺哉、姜夢周、王凌波結為盟兄弟,稱為“寧鄉四鬢”。1909年到寧鄉云山學校任教,主張教學改革,以適應“民國”需要,受到非議。1913年辭職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師范學校,一年…… 何叔衡詳細信息++

長沖村:長沖村…… 長沖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瀏陽獅口戰地漂流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就去吻婷婷网 | 中日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欧美日本亚洲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 秋霞国产午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