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依蘭縣旅游

哈爾濱依蘭四塊石抗聯遺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哈爾濱依蘭四塊石抗聯遺址
哈爾濱依蘭四塊石抗聯遺址為文化旅游景點。

四塊石景區是東北三省以抗聯遺址為主要內容的重要紅色旅游景區,是東北抗聯堅持抗日戰爭14年之久的最好見證。

四塊石位于依蘭縣北境,是小興安嶺南麓在依蘭境內的最高峰,海拔980米。這里不僅山勢險峻,景色壯觀,而且曾經是東北抗日聯軍的秘密營地。抗聯三、四、五、六、八、九、十一軍都在這里活動過。1936年,抗聯三、六軍在這里建立了后方基地,是中共北滿臨時省委的機關駐地。

四塊石由于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在這里曾經多次召開重要會議,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次。第一次會議是在1936年9月,第二次是在1937年6月,第三次會議是在1938年5月。這幾次會議均討論了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重大問題。其中1937年的那次會議被稱為〈帽兒山會議〉是北滿省委的擴大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有:趙尚志(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兼三軍軍長)、馮仲云(北滿省委書記)、李兆麟(六軍政治部主任)、周保中(五軍軍長吉東省委特派員)、戴鴻濱(六軍軍長)、馮志剛(六軍總參謀長)、黃誠植(團北滿省委書記)、張蘭生(北滿省委組織部長)、魏長魁(下江特委書記)、黃吟秋(六軍軍部秘書長)、藍志淵(三軍師長)、吳玉光(六軍四師政治部主任)、于保合(三軍軍部宣傳科長兼抗聯通訊學校校長)、張興德(六軍二師政治部主任)、徐文彬(六軍軍部秘書)等。李兆麟將軍那首“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的《露營之歌》就誕生在這里。

四塊石景區還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自然風光塞北獨絕,有一線天、月亮門等著名景觀20余處,使游客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欣賞到秀美的自然山色,極大地提高了景區的品位和影響力。

阻擊石:抗聯三、六、九、十一軍戰士阻擊敵人的重要戰場,1936年至1938年間,此處成功阻擊敵人進攻三十余次,殲敵數百人。

抗聯六軍醫院:1938年4月,抗聯六軍帽兒山醫院被日軍破壞,裴成春、李敏等20多名同志將傷員安置到此山洞作為臨時醫院。該洞深58米,面積近30平方米,越往里越低,地面不平,冬暖夏涼,目前只能走10多米,再往里需匍匐前行。當時有8名女同志照顧和護理前方送來的傷病員,由于缺藥她們經常上山采集中草藥為傷病員治療。

抗聯第一和第二哨位:這兩個哨位是六軍被服廠廠長裴成春選定,兩個哨位之間可以相互照應,是抗聯戰士保衛六軍臨時醫院的重要陣地,戰士們白天每兩小時一換崗,夜晚一個小時一換崗。

于保合烈士墓:于保合,抗聯三軍宣傳科長,在四塊石進行了長達3年艱苦卓絕的戰斗,并在四塊石與被服廠李在德同志結為伴侶。解放后在北京工作,1985年去世后子女根據其遺愿將骨灰葬于此。

山羊道最窄處不到50公分,當年抗聯戰士經常在這里來回運送物資。

一線天是全省著名自然景觀,兩側石崖相距最近處僅有80公分。

軍馬場:抗聯三、六、九軍的天然演兵場和放軍馬的牧場,地勢空曠、平坦,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經過60多年的變遷這里已長出茂密的樹林。

抗聯井:1935年中共北滿省委書記馮仲云同志和秘書崔清洙同志選擇機關地點時,路經此地發現并組織挖掘的,井深10余米,井內大部分為山泉水。

另外,據李敏同志回憶,抗聯被服廠距此10多里。1937年2月抗聯六軍建立了被服廠兼修械所,廠房為木克楞筒形房子,約二百平方米,房蓋用木板搭成,屋頂有寬大的天窗。被服廠廠長斐成春,成員有李敏、李在德等同志,最多30多人,僅有三臺縫紉機為抗聯戰士縫制衣服、子彈袋、軍旗等物品。1978年,丹清河林場工作人員發現一臺縫紉機,經李敏同志及東北烈士紀念館同志認定為抗聯遺物,并收藏在東北抗聯烈士紀念館內。


>>蘇州小茅山道院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五月 | 色香视频国产系列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自拍 | 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 | 亚洲国产热久久综合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