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省邯鄲觀臺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磁州窯也因此而得名。據考察,磁州窯在北宋中期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繼續燒制,一直持續至今。燒造歷史悠久,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流傳下來的遺物也多。
位于磁州地區的先民們,早在7500年前便開始了燒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時期的遺址,曾出土過大量的夾砂褐陶和紅陶器,中國社會科學院將其命名為“磁山文化”。從而確定了這個地區作為古老陶器發祥地的歷史地位。風格獨特的磁州窯瓷器,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繼承了唐代南北民窯的特點,融入本地特色,精細粗獷并存,豪放工致兼有,與同時期的五大名窯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作品更具有濃厚的民間情趣,裝飾形神兼備,別開生面,頗具北方特色。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于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刻、劃、剔、填彩兼用,并且創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它開創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后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為了更好的保護、發展磁州窯,也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磁州窯,磁縣政府于2004年開始,立項籌建磁州窯博物館,將縣城的繁華地段確定為博物館館址,聘請河北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擔當設計,總投資5000萬元,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上下兩層,內設四個主要展廳,另有序廳及過渡廳,展廳面積2524平方米。磁州窯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定義為“黑與白的藝術”,展出精品文物400余件,圖片278張,其他輔助展品186件,陳列分3條線展示,主展現以時間為順序,系統展出磁州窯各個時代的文物及標準,精品文物展現設專櫥突出展現磁州窯的精品文物,輔助展現介紹磁州窯相關知識,挖掘磁州窯文化內涵。
景區地址: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磁州路
乘車線路:磁縣縣城內可乘小巴或出租至磁州路東段可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