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民生路營業部舊址位于重慶市渝中區民生路中段北邊。此樓建于20世紀30年代,建筑面積274平方米,原為四川聚興城銀行修建。1940年8月,原設在重慶西三街12號的《新華日報》營業部被日機炸毀。通過各種關系,沖破國民黨當局的無理-,《新華日報》租下了這棟位于當時重慶“文化街”上的三層樓房作為營業部門市和辦公用房,于同年10月27日遷此對外營業和辦公,一直到1946年2月22日被國民黨特務暴徒搗毀為止。
營業部大門上方和正面墻體上,分別砌掛著由國民黨元老于右任題寫的“新華日報”四個大字招牌。底樓為營業部,面積約六十余平方米。二樓是營業部辦公室,營業部的圖書課、廣告課、發行課和郵購課等部門都在這間屋里辦公。“皖南事變”后,由于國民黨的-加劇,為了方便與陪都各界進步人士的會見和晤談,周恩來、董必武等南方局領導人常常在營業部二樓會客室與國統區有關各界人士、各民主黨派負責人秘密會晤和交談。三樓是《新華日報》社長潘梓年在城內的辦公住宿用房和報館記者臨時住房及營業部工作人員、報丁報童住房。
《新華日報》營業部在此戰斗近六年,共發行各類進步書刊數千種,為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的輿論宣傳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46年2月22日,這里被國民黨特務搗毀后,《新華日報》營業部遷至德興里39號星廬繼續戰斗,直至1947年2月28日被國民黨重慶當局查封為止。
1974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將此處底樓辟為紀念地,1982年將整棟樓房收歸紅巖革命紀念館。經全面維修和精心復原后,于1986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該舊址曾于1964年和198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兩次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信息來源: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 作者:劉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