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天津市 > 寶坻區旅游

寶坻黃莊洼自然風光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寶坻黃莊洼自然風光區

天津寶坻區黃莊洼與爾王莊洼、大鐘莊洼、里自沽洼并稱寶坻“四大洼淀”,是該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洼淀。它位于寶坻區東南部,潮白新河以東,薊運河以西,總面積約309平方公里。黃莊洼海拔僅0.3米至1米,地下水位1.3米,是寶坻區平均海拔最低的洼淀。據《水經注》介紹,該地區是古代雍奴藪的一部分,因洼內有黃莊(村)而得名,但洼中心則在回家莊。

解放前,流經于此的行洪河道時常洪水泛濫,致使這里常年積水,水深處達1米多,多數地塊浸泡水中,不能種植莊稼,當地農民生活艱難,有的被迫離鄉,逃荒躲水。當地曾經流行著這樣的歌謠:“黃莊洼,大水灌;男剃頭,女討飯。”可見,舊社會的黃莊洼是多么的凄涼。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治理水患,十年九澇的寶坻成為水利建設的重點區域之一。鑒于老潮白河是寶坻(特別是黃莊洼)水患主要根源之一,1950年政府投資開挖了潮白新河,疏通了潮白河下游水道。1960年,國家建成密云水庫,徹底制止了潮白河洪水泛濫,黃莊洼從此有了較大面積耕作作物,農民有了收成。不過,上世紀80年代前,由于排灌設施比較落后,黃莊洼一帶耕作方式保守,糧食產量偏低,而且荒地和中低產田較多,都影響了收成。

1984年以來,寶坻區因地制宜,對黃莊洼進行改造,大力實施“荒改稻”工程,打破多年來的傳統種植格局。他們從引種、試種水稻,到逐漸擴大水稻種植面積,1989年以后水稻種植呈現區域化,水稻成為種植業的主角,占種植面積的80%以上,為之配套的水利設施也不斷增加和完善,在黃莊洼形成稻田成方連片,渠道縱橫交織,星羅棋布的格局。近幾年來,水稻種植面積每年都達到10余萬畝。每年早春以后,稻田拉荒蓄水,黃莊洼便成了“人工濕地”,宛若北方的江南水鄉。

如今的黃莊洼,無公害水稻生產已成主流,優質稻種植面積達95%以上,米質上乘,是津郊主要的商品糧產地之一,黃莊洼成了名副其實的“米糧倉”。而它優美、和諧的田園風光與濕地地貌更吸引了眾多的候鳥,使這里變成了津城有名的鳥的天堂,每年途經或棲息這里的鳥類竟達到了數萬只,其中不乏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

最佳觀光季節:每年4-10月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東五臺寺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 亚洲综合在线精品 | 制服肉丝袜亚洲中文字幕 | 日韩亚洲欧美国产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物视频 | 色八a级在线视频品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