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溫州市 > 文成縣旅游

解放珊溪戰斗遺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解放珊溪戰斗遺址
解放珊溪戰斗遺址為文化旅游景點。

1949年1月31日凌晨,國民黨珊溪鎮鎮長夏志卿和惡霸魏明岐準備乘船逃往溫州。坦岐村黨總支書記朱志玉立即組織民兵將船截獲,活捉了夏志卿等人,并了解到珊溪便衣隊準備逃往大峃敵情。當日下午,坦岐黨總支立即通知飛云江兩岸各地黨組織,隨即成立解放珊溪總指揮部,發動一萬多民兵,包圍了國民黨盤據珊溪的鯉魚山炮臺。2月2日拂曉,民兵抬來土炮“大九節”,裝上硝藥犁鐵,對準炮臺連放三炮,未能奏效。解放珊溪總指揮部立即派人到泰順峰文向青景麗縣隊和平陽獨立大隊求援。中午,民兵攻打珊溪鎮的消息傳到大峃,國民黨文成縣自衛總隊二中隊和便衣隊300多人前來珊溪增援,被民兵伏擊退回大峃。晚上,平陽獨立大隊40多人趕到珊溪,在作了詳細周密的作戰部署后,對鯉魚山國民黨炮臺實施0爆破,仍效果不大,進攻炮臺暫時受阻。同時于當日黃昏,縣委接到求援信后,派鄧福坦、朱大孝率領70多名縣隊戰士從峰文出發,通過急行軍,于零時30分到達珊溪,在泰東北一帶活動的第三縣隊(泰順縣隊)部分戰士也已準時趕到。于3日4時30分發動全面有力進攻,國民黨珊溪警備分隊眼看碉堡將被攻破,逃路已絕,打開炮臺門舉手投降。繳獲機槍1挺,步槍30多支,駁殼槍1支,手榴彈60多枚,珊溪宣告解放。

解放珊溪戰斗遺址位于文成縣珊溪鎮鯉魚山。鯉魚山高約40米,長300多米,寬約50米,遠看狀似鯉魚而得名。炮臺就筑在懸崖絕壁的鯉魚頭上,為二層樓房,呈四方盒子型,高3丈,寬2丈余,房頂建有“凸”形的瞭望哨,可觀察四方。樓上有四向,每向都有投彈口、機槍口各2個,并有密布的步槍射孔。炮臺墻用黃泥土夯實,厚度在1.05米。并在鯉魚尾200米處,設置哨所,哨所和碉堡之間挖一條一人深的壕溝。

解放珊溪鯉魚山戰斗遺址是文成縣文物保護單位。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v欧美v日韩v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 | 亚洲动漫国产制服丝袜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大香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高潮 | 亚洲岛国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