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孫愛國主義教育展館分主體展館、“千人坑”遺址和死難烈士紀念碑三個部分,通過大量圖片、實物和雕塑,展示了樂陵大孫鄉人民在抗日戰爭期間遭受的苦難,以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的黃夾起義、大桑樹突圍戰等重大歷史事件。
大孫愛國主義教育展覽館的建成,是繼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之后的又一集愛國主義、黨史黨性教育、廉政教育、紅色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
大孫愛國主義教育展覽館館內空面積約1460平方米,用圖版、文字、圓雕、浮雕、多媒體、場景復原等形式,全面反映大孫鄉人民在抗日戰爭期間遭受的各種傷害、損失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起反抗、英勇殺敵的英雄事跡。
據悉,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原大孫鄉愛國主義展覽館是樂陵及周邊地區的一個重要革命教育基地,方圓百里的學校、部隊都組織人員到此參觀,受教育人數達到20多萬人次。上世紀八十年代,該展覽館年久失修,逐漸毀壞。2012年,為紀念“千人坑”及“邢官莊反掃蕩戰役”的抗戰歷史,教育后人,開發紅色旅游資源,建設文化旅游特色鄉鎮,提升對外影響力,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大孫鄉多方籌資重建高標準愛國主義教育展覽館。今年,作為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的延伸項目,樂陵市對該展館進行布展。
信息來源:樂陵市黨史史志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