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溝風景區位于蜀山之王一貢嘎山東麓、瀘定縣西南部,距縣城60km的新興鄉境內。屬國家4A級風景區海螺溝的姊妹溝。溝長40km,景區面積100千平方米。年降雨量1200毫升,平均氣溫8.5℃、燕子溝風景區低海拔現代冰川、森林、山峰和溫、冷泉、珍稀動植物薈萃,古樸秀麗的自然生態景觀形成了她獨特的魁力。
從溝口到貢嘎山主峰,海拔落差大,不同的海拔高度形成不同的植物被帶。溝內有植物4000余種,觀賞植物數百種、花卉二百余種,如康定木蘭、杜鵑、百合、蘭草及名貴中藥材冬蟲夏草、貝母、天麻等。動物300多種,珍稀動物二十余種如小熊貓、羚 羊、羚牛、獼猴等,猶以燕子溝三尾鳳蝶、斑蝶為世界極品。
燕子溝有海拔5900m以上的山峰十五座。溝內有挺拔險峻、高聳云天的奇山異石,如:藥王廟旁拔地而起,猶如一巨形竹筍直刺蒼穹的竹筍峰;藥水溝旁四座拔地而起的石筍直沖云天,形如正行進于取經途中的唐僧師徒的唐僧師徒石筍峰;朱家溝年輕少婦背著小孩焦急地盼望丈夫狩獵歸來的望夫臺;狀如犀牛角獨立群峰之中的犀牛角峰等,這些獨具特色、千奇百怪的角峰群其形狀栩娜如生.巧奪天工,猶為壯觀。
燕子溝最精華的景觀是紅石灘,此處為亞洲最大的紅石灘。石頭上布滿的紅色物質,是一種微生物,在高山特有的生態環境內得以繁衍,構成生命與歷史相融共存的奇特景觀。因為沙灘里的石頭都長了一層紅色的苔蘚,就好象沙灘里的石頭都穿上了喜慶的紅衣,使得燕子溝成了顏色的世界。據說只有在空氣質量很好的情況下,這種苔蘚才能夠生存,曾經有研究院的科學家為將這種石頭帶出去研究,結果剛下飛機,發現石頭上的紅色退了,因為空氣質量不好,導致石頭上的苔蘚無法生存。
燕子溝鎮:燕子溝鎮,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通過撤鄉設鎮而設立的鎮。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瀘定縣撤銷新興鄉,設立燕子溝鎮,以原新興鄉的行政區域為燕子溝鎮的行政區域。 1940年置新興鄉,1958年并入磨西公社,1962年析置新興公社,1984年復設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58公里。面積594平方公里,人口0.5萬。轄和平、新興、堡子3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 燕子溝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