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風景區位于河南省遂平縣境內,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可游面積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國家級地質公園、國“AAAA”級旅游區、河南省十大熱點景區和18個重點風景區之一。嵖岈山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歷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中原盆景”、“華夏圖騰林”、“地質公園”、“西游記全書”和“東方第一社”之美譽。
嵖岈山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南臨駐馬店市,距武漢300公里,北靠漯河市,距鄭州180公里。107國道、京廣鐵路、京珠高速縱貫遂平縣境,距景區25公里。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和現代化的交通條件,縮短了景區與大都市之間的距離,交通方便快捷。
《西游記》外景地嵖岈山天磨湖生態旅游景區四季風光如畫。陽春,山花爛漫,鳥語花香盛夏,綠樹成蔭,泉水潺潺;金秋,漫山紅遍,層林盡染;隆冬,銀裝素裹,潔白如玉。山上眾峰崢嶸,奇石突兀,洞壘幽邃,古樹參天,層巒疊翠,雄奇壯觀,兼具華山之險、泰山之崴、黃山之奇、峨嵋之秀、雁蕩之幽;山下流水潺潺、湖光倒影,既有南方青山之靈秀,又有北方峻嶺之雄渾。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游此山后親書“別是洞天”。明代禮部尚書、詩人許贊曾在此寫下了“嵖岈山秀尋仙蹤,隱隱云闕十萬峰”的著名詩句。當代大書法家李鋒的《登嵖岈山》為:漫道黃山天下奇,嵖岈峭麗世間稀。千重瑰壁嵯峨甚,絕獻靈峰看欲迷。
嵖岈山風景區歷史悠久,人文旅游資源璀燦奪目,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代吳楚在此爭雄,吳王死后,葬于天磨蜂下,雖歷經滄桑,“吳王墓”仍在;隋朝明將竇建德兵敗嵖岈山,戰死后葬在鳳鳴谷中;唐代王仙芝部將尚讓曾屯兵于此,后與黃巢合力守山,現有“黃巢洞”;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的舅父高迎祥進駐嵖岈山,現有“點將臺”及“高官亭”;清代乾隆皇帝曾三上嵖岈山,現存“乾隆探險洞”和供乾隆安寢的“順天宮”為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劉少奇、楊靖宇、范文瀾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發展革命根據地,留下了光輝的戰斗足跡。景區人文史跡星羅棋布,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游歷嵖岈山廣了墨寶真跡——“別是洞天”。清乾隆私訪,三上崎岈山,有乾隆溝、乾隆洞為證。包公廟、玉皇大帝廟、關岳廟、五龍宮、八卦亭等景觀,無不顯示著豐厚的文化底蘊,給人們平添了一層對嵖岈山的憧憬與向往。1958年,這里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一代偉人毛譯東曾親臨遂平視察,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嵖岈山風景區文化底蘊豐厚,與西游文化、石猴文化密切相聯,淵源流長。著名高僧玄奘早期在嵖岈山一帶頌經修行,他的大弟子道全、三弟子道一就是嵖岈山人。淮安才子吳承恩為避禍遠行,途經嵖岈山,從嵖岈山石猴、唾唐僧、碎八戎、白龍馬、定海神針、老君花園、黑風洞、高老莊、流沙河等天造地設、惟妙椎肖的奇石景觀中汲取靈感,撞開了醞釀己久的藝術閘門,創作了千古巨著《西游記》。隨著中央電視臺代《西游記》續集在此的拍攝和在全國的播放,使嵖岈山風景區飲譽全國,名冠天下。
素有“中原盆景”之美譽的嵖岈山,精雕細刻,玲瓏剔透。蜜蠟山頂峰細泉緩流,似蜜涂壁;南山萬石排空,景觀密布;北山濃縮歷史,文化厚重;六峰山千姿百態,野趣橫生。景區內山青水秀、山水相依,秀蜜湖,天磨湖,琵琶湖、百花湖點綴其間,宛如一幅神奇的山水畫卷。原河南省委書記、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游覽后,贊譽喳岈山為“天然盆景、中華一絕”。
素有“華夏圖騰林”之美譽的嵖岈山,山勢嵯峨,怪石林立,是童話的世界、“動物”的王國。青蛙石、劍魚石、神象石、丞相帽石、母子石、情侶石等,栩栩如生,巧奪天工。石猴、石馬、石牛等十二生肖石更是活靈活現,鬼斧神工,展現了人類最古老的文明——“華夏圖騰”。
素有“地質公園”之美譽的嵖岈山,系伏牛山東緣余脈,處在揚子板塊與華北板塊的結合部,中國大地第一臺階與第二臺階的過渡帶,極具地學意義,絕對年齡在1.23億年左右,對劃分燕山中,晚期造山運動,具有劃時代的科學意義,(作為典型的花崗巖地貌,是巖體經過浸入構造節理的運動,地殼上升裸露地表后的風化剝蝕等內外地質動力綜合作用下,在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發展形成的)是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兼具“華山之險、泰山之雄、黃山之奇、峨眉之秀、雁蕩之幽”,是國內唯一、世界罕見的花崗巖地貌景觀地質遺跡,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價值。2001年,加拿大地質專家邁克.安環倫院士游覽后,評價嵖岈山是世界級的旅游資源,高品位的地質公園。2003年,在國家地質公園的評審驗收中,我們從黃龍、雁蕩山、三峽等強手如林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以總分第10名的絕對優勢,一次性通過驗收,榮膺國家級地質公園稱號。
素有“西游記全書”之美譽的嵖岈山,又名“石猴仙山”,和西游文化。石猴文化源遠流長。唐玄奘多次到崦岈山講經,兩大弟子道全、道一系遂平籍嵖岈山人;明代淮安才子吳承恩避難嵖岈山,看到千奇百怪的象形石,從憨態逼真的醉八戒,惟妙惟肖的睡唐僧、白龍馬,活靈活現的七十二石猴和孫悟空的化身石猴王等奇石中獲得啟迪,撞開了醞釀已久的藝術閘門,創作了驚世之作——《西游記》。1998年,中央電視臺《西游記》劇組總導演楊潔攜師徒四人到嵖岈山考察選景,稱贊這里是傳經的圣地,創作的寶地,《西游記》的發源地,是一部《西游記全書》,選定嵖岈山作為主要外景地,完成了《西游記》(續集)的拍攝工作。
素有“東方第一社”之美譽的嵖岈山公社,1958年4月20日,誕生了曾經影響一個歷史時期進程的全國第—個人民公社——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為了再現公社時期的管理、生產和生活場景,我們按照尊重歷史的原則,建成了國家近代歷史博物館。他,作為歷史的見證,正在向世人展示那一段曾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而又讓人扼腕嘆息、沉吟不已的滄桑歷史!
地址:駐馬店市遂平縣
類型:國家公園地質地貌山湖泊
等級:AAAAA
游玩時間:建議1天
電話:0396-4779338;0396-4779318;0396-4779888
官方網站:http://www.chayashan.com/
開放時間:
夏季07:30~17:30
冬季08:00~17:00
門票信息:
旺季(3月1日至11月30日)70元,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40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