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洛陽市 > 偃師區旅游

二里頭夏都遺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二里頭夏都遺址
二里頭夏都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里頭遺址位于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南的洛河之畔。

遺址是1959年歷史學家徐旭生在豫西作考古調查時發現的,同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開始發掘并持續至今。

二里頭遺址所代表的文化遺存,早在1952年就首先在河南省登封縣的王村遺址發現了,1956年又在鄭州洛達廟遺址發現,因為文化面貌區別于其它文化,故曾被稱為“洛達廟類型”。1959年二里頭遺址發現后,因文化堆積十分豐富,文化遺存更具有典型性,故定名為“二里頭文化”。

遺址面積達3平方公里,文化堆積厚達3~4米,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現已發掘出宮殿遺址、居民區遺址、制陶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

宮殿建筑遺址共發掘2座,1號宮殿基址平面呈正方形,東西長108米,南北寬100米,殘高0.8米;基址的中部偏北處有一長方形臺基,長30.4米,寬11.4米,臺基上有一周排列整齊的柱穴,每個柱穴前側還有2個小柱穴,可能是支撐殿堂四檐的檐柱。據此可以復原出一座高大軒敞的四阿重屋式殿堂。殿前有面積達5000平方米的大庭。在基址的四周還環繞著一面坡或兩面坡式的廊廡建筑。這一宮殿遺址的發現引起史學界的關注,專家們認為,四阿式宮殿建筑和回廊的出現,反映了當時建筑水平的發展,從形制到結構都保留了早期宮殿的特點,為以后的歷代宮殿建筑所沿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它開創了中國宮殿建筑的先河。

遺址中還出土了青銅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珍貴文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鑲嵌綠松石的獸面銅牌飾制作極其精美,體現出了熟練的鑲嵌技藝。

二里頭遺址經過測定,其年代距今約3500~3600年,相當于在中國歷史上的夏商時期,是研究中國夏文化的重要遺址之一。

目前關于二里頭遺址與夏文化的關系有兩種意見,一是認為遺址的第三期、第四期是商湯都城西毫的遺存,第一期、第二期是夏文化的遺存;另是認為鄭州商城是西亳,二里頭遺址是夏代晚期的一處都邑。這場學術之爭目前仍在繼續。(國家文物局)

二里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由洛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管理運營,已建成區域包括博物館、游客服務中心、古伊洛河河道復原、作坊區、宮殿區、祭祀區、“井”字形大道地面復原展示等。

地址:洛陽市偃師市偃師縣二里頭村

類型:古跡

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門票信息:

無需門票。

延伸閱讀: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恭陵(太子弘墓及石刻)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 另类专区亚洲97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 |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