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主持首次“支部建在連上”舊址(葉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縣水口鎮水南村。
1927年9月底,毛澤東在三灣改編時提出將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為進一步加強連隊黨的建設,毛澤東多次要求各連黨代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在士兵中發展一批工農骨干分子入黨。在離開三灣的行軍路上,毛澤東利用休息時間,找戰士談心,進行共產主義信念和革命前途教育,從中發現、考察、培養了一批建黨積極分子。
部隊到達酃縣水口后,有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各連黨代表也在戰士中發現、培養了不少工農出身的積極分子,毛澤東感到在戰士中發展黨員的條件已經成熟。特別是部隊連續發生逃跑事件,將支部建在連上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工作。
10月15日上午,毛澤東主持召開連以上黨代表會議。他在會上指出:部隊連續發生干部和戰士逃跑事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政治工作完全抓不到士兵,一遇到困難,就經不起考驗。總結其中的教訓,我們只有把黨的支部建在連上,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最基層,才有可能提高士兵的政治素質和部隊的戰斗力。如果黨支部能成為連隊戰斗堡壘,別說是個別干部動搖不了士兵,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動士兵。在三灣,我們已作出將支部建在連上的決定,可是當時戰士中黨員很少,現在通過半個月的行軍,發現和培養了不少建黨積極分子,在戰士中發展黨員的條件成熟,今天的會議,就是要討論在戰士中發展黨員的工作。
會議在各連營黨代表提名的基礎上,通過了發展賴毅、李恒、鄢輝、陳士榘、歐陽健、劉炎等6名-員。毛澤東要求散會之后,各連、營黨代表要馬上找他們談話,填好入黨志愿表,晚上就舉行入黨宣誓。
當晚,在團政治部主任、兼一營黨代表宛希先住址葉家祠,毛澤東為6名-員舉行入黨儀式。團黨代表何挺穎和各連營黨代表宛希先、羅榮桓、何成匈、熊壽祺、楊岳彬、李運啟等參加了儀式。當晚,在1營2連成立了黨支部。隨后,其他連隊也相繼建立了黨支部。“支部一建立,連隊立刻有了靈魂”。從而,確保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毛澤東主持首次“支部建在連上”舊址(葉家祠)于1983年10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1月被株洲市委宣傳部公布為株洲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水口鎮:炎陵縣水口鎮是炎陵南片交通樞杻,電力供輸和商貿中心,水泥公路直接連通南片其他5個鄉鎮,106國道縱貫全鎮。是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同志主持連隊建黨的紀念地,1927年-1928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中國工農紅軍數次進駐水口,是井岡山革0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文自然資源豐富 全鎮轄20個村,1個居民委員會;170個村民小組,10個居民小組;面積199…… 水口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