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新石器時代、商
莊窠遺址位于河北省蔚縣常寧鄉莊窠村北,該遺址面積較大,文化內涵極為豐富,有仰韶、龍山、早商、夏家店下層、漢、遼各時期的遺存。遺址以南臺地遺存最為豐富,文化層厚達5米,斷崖處可見灰坑、墓葬遺跡。
遺址龍山暑期的遺物有石斧、夾砂灰陶的細繩紋鬲、折沿素面盆、圜足豆等。這些器物均與鄭州二里崗上層器物極為相似,屬早商時期,是張家口市發現的一處重要的遺址。
莊窠遺址于1978年發現。1979年吉林大學考古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聯合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625平方米。莊窠遺址面積較大,其中以村南臺地文化堆積最為豐富,文化層達3米,最下層為仰韶文化堆積和龍山文化堆積,其上疊壓著相當于早商文化時期或漢代堆積,最上層為遼代堆積,其中,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物中的圜底?、寬-條帶紋斂口?和紅陶壺等,與半坡類型同類器物相近。龍山時代遺物有夾砂灰陶細繩紋鬲、泥質灰陶寬折沿方唇素面盆等;早商時代遺物有豆、盆、繩紋鬲等器類。
莊窠遺址文化內涵豐富,歷史延續性強,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遺址最為豐富的是龍山文化遺存,而且是在本地區同類文化遺存中時代較早的,它的發現對研究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2013年7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