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山遺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蔣頂鄉蔣西村西,賀蘭山前鴿子山盆地東緣。該遺址文化面貌有兩個特點,一是大型打制石器與細石器共存,并在較短的時段實現了形態轉化;二是遺址內出土的各類石器均表現出較成熟的制作技藝。
1990年,寧夏考古學者王惠民在賀蘭山一帶發現了鴿子山舊石器遺址,考古人員在進行調查時發現大量的石制器。1993年至1997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對鴿子山遺址又進行了幾次田野調查,獲得了上千件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專家們經過考古、地質、環境等學科的綜合研究后認為,這個遺址的絕對年代界于1.2萬年至1萬年之間,是研究更新世至全新世轉型期人類文化與自然環境變化的一處非常有價值的遺址。鴿子山遺址地層明確,器物種類繁多,形態較穩定,制作技術亦顯成熟,其中的石器制品屬于“真正的細石器”。
2006年5月,鴿子山遺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