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昆明市 > 西山區旅游

佤族寨

[移動版] [查看地圖]
佤族寨

寨內分布有茅草頂的干欄式建筑群、牛頭廣場、神靈廣場、司崗里石雕以及糧倉等。牛頭廣場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動場所,場正中的牛角為佤族的寨樁,廣場前的兩個石人分別為佤族最崇拜的男性和女性祖先“木依吉”和“阿依娥”。神靈廣場表現了佤族萬物有靈、靈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觀念。佤族人口約36萬,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瀾滄江南段以西的阿佤山區。

民居建筑:

佤族以竹樓為主,多為以草、竹、木為構成的“干欄”式建筑。房內的陳設簡單,無桌椅,竹席木板當床,沒有被褥,只用棉毯或麻布單做被蓋。建筑材料均為竹子、草。木柱的頂端保留樹杈,用以托梁,橫梁上再托上一些細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樓”。房屋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為牲畜、家禽活動之所。兩層之間通過“樓梯”來溝通,樓梯伸向樓門之外的空間地帶是晾曬物品的陽臺。必不可缺少的是一個主人使用的火塘,一個供祭祀用的火塘,和一個加熱牲畜飼料的火塘。

宗教信仰:

佤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認為一切生物都有靈魂和鬼神,神是吉善的,而鬼則是兇惡的,辦事要祭神,人有病痛、災禍就要叫魂做鬼。

禮儀習俗: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當先,認為無酒不成禮。敬酒主人首先自飲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種戒意,然后依次遞給客人飲。客人一定要喝且要盡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誠,否則對主人不敬。佤族民間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習慣。每逢兒子出門,客人離去,主人還要打“送親禮”,以表示親情、友誼永遠不忘。

語言:

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語支,分“巴饒克”、“阿佤”和“佤”三種方言。

婚俗:

青年男女戀愛婚姻自由,雖然也有少數父母干涉包辦,但最終還是由子女自己選擇。夫妻不合可以離婚,再婚不受干涉。男子的婚姻自主權相對來說比女子的要強,父母如果不同意女子婚事,可以責罵女兒,不給飯吃或對男方提出過高的經濟要求,因此產生“偷婚”現象。

服飾:

佤族女子服飾上身為無袖無領的黑色小短褂。下著自織的黑、紅、藍條紋的及膝筒裙,小腿和腰部套著用箭桿草、大茅草或野竹制成的若干篾圈,有的漆成黑色,耳墜大銀環,頸掛碩大的銀項圈和成串的珠子;男子著無領短衫,黑色寬襠長褲,頭纏黑色包頭,外出時常身背筒帕,腰佩長刀、銅炮槍和弩弓。

文化:

滄源崖畫是我國發現較早的古代崖壁畫藝術遺存之一。在世界歷法創制史上,佤族的“星月歷”與漢族古老的“農歷”及古埃及的“旬星制歷法”一樣,都是人類在天文科學領域的杰出貢獻。

飲食:

佤族以大米為主食。雞肉粥如茶花稀飯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現吃現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間有“無辣子吃不飽”之說一些地區的佤族食用蛹、寄生于草木植物的紅毛蟲、掃把蟲和寄生于冬瓜樹的冬瓜蟲等十余種。一般時都把可食的昆蟲與米一起煮成粥,加菜、鹽、拌辣椒,香辣可口。佤族普遍喜飲酒,喝苦茶。嚼檳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有健齒作用。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飯,火燒蛇肉,青豌豆炒螞蟻蛋,油煎柴蟲等。

歌舞: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們認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因此平時不能亂動,只有祭祀報警和節日喜慶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打。

節日:

佤族有許多傳統節日,主要的節日有過大節(即漢族的春節,農歷正月初一)、新米節(農歷八月十四日)、取新火節(農歷三月初一)、撒種節(農歷四月)、蓋新房。



>>藏族寨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三上悠亜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 在线视频欧美一二 | 天天综合网久久综合免费人成 | 在线视频亚洲激情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