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南平市 > 武夷山市旅游

武夷山崖墓群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武夷山崖墓群
武夷山崖墓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夷山崖墓群位于福建省在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九曲溪兩岸山峰和山北景區內。

武夷山崖墓群

現存的地點近20處,棺木數量約20具。武夷山崖墓是形似江南烏蓬船的木棺,也稱架壑船、仙櫓、仙舟、敞艇、仙人屋、金棺材、仙船、沉香船、船棺等,是武夷山古閩族先民的一種葬具。船棺的形狀與獨木舟相似,分底、蓋兩部分,全長3—5米,整木刳成,上下套合,前高而寬,后低而窄,兩頭起翹如船形。武夷山崖墓的埋藏方法,置于人跡罕至的懸崖絕壁之上,一是利用自然洞穴數量放置;二是利用巖石的自然裂隙或互相鄰近的兩個斷崖之間架設板塊,置棺其上,遠望或隱或現,疑是“仙人葬處”,故一般稱為崖墓。又因可望不可及,突出懸置半空的特點,也稱為懸棺葬。

武夷山崖墓群

武夷山崖墓群

根據古代志書記載與現代科學考察資料,崖墓棺木的形制以舟船形的居多,長方形或圓形的較少。但無論形制如何,均采用質地堅硬的優良木材楠木等制作。隨葬品有竹木、陶瓷以及青銅器等,不過由于年代久遠或歷史上遭受人為破壞的原因,這些隨葬品已經不容易被發現了。棺木存放的數量,依巖洞或裂隙的大小,或一棺,或數棺,或不暴露,或延伸于洞隙,臨溪水或地面的高程都在20—50米左右。

武夷山崖墓群

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至今,江西省文物考古部門在這里陸續發現了200多座崖墓群,并對其中的18座進行了清理,發掘出棺木37具,出土了大量距今26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來自中國、美國和韓國的20多名專家對江西省龍虎山的崖墓群進行了科學考察,新發現了10多處崖墓,并且在其中一處崖墓的洞穴內發現了兩具棺木、兩具尸骨和一些陶器、木劍、木錘、紡織品等隨葬物品。專家們認為,包括龍虎山在內的武夷山地區崖墓是中國有年代可考的崖墓群中最早的崖墓。但是,古人怎樣把棺木放進這些位于懸崖峭壁上的洞穴里如今還是一個謎。

武夷山崖墓群

2006年武夷山崖墓群作為青銅時代的古墓葬,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閩東北廊橋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级中文级字幕电影 | 中文字幕欧美久久久 | 亚洲AV福利永久看片 | 思思99热九九在线播放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 亚欧一线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