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位于黃石市西塞山區、黃石港區,包括冶煉鐵爐、高爐棧橋、日歐式建筑群(日式住宅四棟,歐式住宅一棟)、瞭望塔、張之洞塑像、漢冶萍界碑、卸礦機、天主教堂(又稱小紅樓)。
日式建筑(大字號樓),日式建筑現存四棟,“大”字號樓是廠部的高級管理及工程技術人員使用的宿舍樓,位于行政區主干道北側西棟(1-4號樓),保存狀況完好,每棟兩層,占地面積192平方米,建筑面積2366平方米。
冶煉鐵爐、高爐棧橋位于黃石市西塞山區,建于1919年,現存1、2號化鐵爐,建筑面積1452平方米。
歐式建筑位于黃石市西塞山區,建于1917年,歐式建筑僅存公事房一棟,是當時大冶鐵廠廠部辦公樓,為典型歐式建筑,占地面積240平方米,建筑面積720平方米。共三層,保存完好。
瞭望塔位于黃石市西塞山區,建于1918年,平面呈等邊六角形,全高約13米,塔身高約11.1米,最大直徑2.6米,建筑面積10平方米。為歐式建筑風格,保存良好。
張之洞塑像位于黃石市西塞山區,塑于1914年,此像為1986年按原狀恢復建造。
卸礦機位于黃石市黃石港區,于1939年開始挖基打樁,1940年開始安裝,1941年5月竣工投產。建筑面積8447平方米。
小紅樓位于黃石市黃石港區,建于1880年左右,為磚木結構,歐式風格。調查資料證實,是英國人在黃石修建的天主教堂,建筑面積260平方米。現保存有一幢主樓、一幢附屬設施,建國后改為辦公樓。
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是中國近代最大的鋼鐵煤聯營企業,歷時58年(1890-1948年),1915年前,該企業的鋼總產量幾乎占中國鋼鐵產量的100%。
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是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和日本帝國主義瘋狂掠奪我國資源的真實寫照,是我國現存最珍貴的工業遺產。
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