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姑城址位于河南省鄭州滎陽市廣武鎮大師姑村和楊寨村南,是一處二里頭文化中晚期大型城址。
城址由城垣和城壕兩部分組成。城垣距現地表深度不一,一般在1米左右。已發現的部分為南墻西段、南墻東段的部分地段、東墻部分地段、西墻北段和北墻西段,所發現的二里頭文化遺存全部集中在城垣和城壕以內,總面積約51萬平方米。在護城壕內側,還有一條商代早期開挖的環壕。
早商環壕位于夯土城垣和護城壕溝之間,和護城壕溝平行分布。其內側打破疊壓城垣外側的二里頭文化層,外側打破護城壕溝。環壕的形制和二里頭文化護城溝不同,斷面呈倒喇叭狀,溝口寬度在13~15米之間,溝底寬度約1.5米左右,溝深4~6.8米之間。環壕下層出土標本破碎,初步判斷其時代應在二里崗下層一、二期之間,環壕上層出土遺物時代為二里崗上層時期。環壕內二里崗期早商文化遺存豐富,說明早商時期這里仍是一處重要的聚落。
城址內分布著大量的灰坑、灰溝、房基、墓葬等遺跡,出土有豐富的陶、石、骨、蚌、銅等遺物。
大師姑夏代城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二里頭文化城址,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夏代城址考古的空白,為進一步研究我國古代的城市發展、夏代的國與社會結構乃至中國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城址內部夏、商遺存都十分豐富,對于探討夏代晚期夏商文化關系、夏商交替年代等一系列我國夏商考古研究中的重大學術問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2006年5月,大師姑城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