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墓位于福建省廈門市集美鎮鰲園內。
陳嘉庚(1874~1961年),福建廈門人,曾長期僑居新加坡,從事橡膠業,熱心興辦華僑和家鄉的文化教育等公益事業,是愛國華僑的著名領袖。他早期參加了同盟會,曾募款資助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動,還創辦了廈門大學等學校。
“九一八”事變以后,他在新加坡進行救國活動,于1938年倡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并當選了主席。他還曾到延安慰勞邊區軍民?箲饎倮,他創辦了《南僑日報》,進行愛國民主活動。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1961年8月12日不幸在北京病逝,同年歸葬集美鰲園。
陳嘉庚墓為龜壽形,墓蓋是由十三塊水磨青斗石鑲成,墓壙呈馬蹄形,墓周圍的屏壁用青石砌成,上面用浮雕的藝術形式表現了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跡。墓碑為白色水磨花崗巖,鐫刻隸書貼金碑文。墓前有長方形的拜亭,其后邊有一照壁石屏。(國家文物局)
陳嘉庚(1874~1961年),又名甲庚,字科次。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十二日出生于同安縣仁德里集美社(今屬廈門市集美鎮)。光緒八年(1882年),入讀南軒私塾;光緒十六年秋,南渡新加坡,佐父經營順安米號。光緒二十七年,出資2000元建集美“惕齋學塾”,印送《驗方新編》在閩南各鄉散發,多行善舉,頗得民望。 光緒三十年春,因其父經商破產,他開始獨…… 陳嘉庚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