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碧水、奇石、古邑,徐州市的后花園——呂梁山風景區,位于徐州主城區東南20余公里處,東西約40公里,南北約10公里,面積186.22平方公里,包括徐莊、伊莊、張集、房村四鎮部分地區。區內群峰林立,低山丘陵共173座,山林資源豐富,植被類型多樣,森林覆蓋率達89.5%,空氣清新。區內湖泊眾多,包括呂梁湖、懸水湖、圣人窩水庫、下洪水庫、水口水庫、白橋水庫、楊洼水庫等等,沿故黃河兩岸分布七座大小水庫。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據初步調查統計,共有各種動物20余科近250余種,各種植物100余科近500余種。區內歷史文化悠久,古跡眾多,有古廟、遺址、古碑刻等。另外,區內還有豐富的“呂梁奇石”資源,因其渾厚蒼勁、氣勢磅礴的造型,深受奇石收藏者的追捧。
宋代王應麟所著《通鑒地理通釋》中寫道:“泗水至呂縣,積石為梁,故號呂梁。”位置即在今銅山縣伊莊鎮呂梁村。歷史上,黃河改道流經徐州,著名險灘呂梁洪便在呂梁山下。春秋時期,孔子曾駐足呂梁洪邊,目睹“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壯觀景象,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千古名句。
該區擁有多處旅游景點,尤以十大景點聞名遐邇,即茫茫-、古廟遺址、天然溶洞、鰲臥沙丘、峰山觀洪、呂梁山烈士亭、鳳冠山古碑刻、呂梁奇石、平湖蕩舟、南山桃園。
1、茫茫-:該區峰巒起伏,林相整齊,側柏林、針闊混交林加之較多的天然樹種和野生灌木花草形成一個天然花園。登高遠眺,-茫茫一望無際,松濤呼嘯,極為壯觀。
2、古廟遺址:南宋期間,這里的廟宇自成體系,煙火鼎盛,以洞山白云亭為主體。山前有南天門,山后有后山廟,左右亦有配套建筑,“看山跑死馬,三天吃完一場米”的傳說,證實了廟宇之大、僧人之多。至今尚存古廟遺址和上山的步道及一段靠山碑等遺物。
3、天然溶洞:洞山因此洞而得名,該洞開發于唐代。到清末,還有許多游人來此游覽。因年久失修,洞門已-閉。此洞分為上、中、下三層。下層有地下河,終年流滴不息,七十年代解放軍某部來此修筑防空洞,施工中挖到其洞,使周圍百姓又一次目睹了洞內奇觀。
4、鰲臥沙丘:該區圣人窩腹地有一眼和尚泉,終年長流不息,形成一條小溪。溪旁土丘上臥著一塊鰲形巨石,酷似鰲魚,此地又稱鰲蓋。傳說東海一只金鰲來白云寺朝拜,因貪覽此壯麗景觀,甘愿化作巨石一塊。
5、峰山觀洪:春秋時期,孔子曾駐足呂梁洪邊,目睹“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壯觀景象,留下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千古名句。站在山頂,舉目遠眺,美不勝舉。
6、呂梁山烈士亭:在舉世聞名的淮海戰役中,這里曾是重要的戰場,軍民一道殲滅敵匪軍,解放后銅山縣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呂梁山烈士亭,以紀念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此亭坐落于呂梁山巔,背靠群山面向故黃河,風景秀麗,游人不斷。
7、鳳冠山古碑刻:山上至今還存有著名書法家文征明書寫的“疏鑿呂梁洪記”碑和岳飛的“送紫砦張先生伐”詩碑。
8、呂梁奇石:主產伊莊鎮白樓村一帶山區,早在《禹貢》中就有徐州上貢“泗濱浮馨”的記錄,另據《枸櫞扁》載“泗水之濱多美石”,由于受自然風化,形成不規則而排列有序的豎形洞穴,少則一二層,多則七八層,顏色如燒香黃土般,也有象形、泗濱浮馨,方解,殷紅,白紋等品種,呂梁石因其渾厚蒼勁,氣勢磅礴的造型,深受奇石收藏的追捧,目前呂梁石已打入國際市場,成為一些奇石收藏家的珍品。
9、平湖蕩舟:呂梁湖是一個人工湖,面積11000畝,兩旁群山擁抱,一面與故黃河道相連,是故黃河道上的一顆明珠,湖面綠水如鏡,倒映著兩旁的青山,駕一葉小舟漂蕩于湖面更使人感到心曠神怡。
10、南山桃園:此區野生果木繁多,加上近年來,拓植水蜜桃園、杏園、李子園。每到春季,桃花盛開于綠樹林間,使茫茫-顯得色調鮮明活潑。
徐州地處長三角的北大門,是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綜合0通樞紐。2008年徐州市地區生產總值2007.36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5.8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10.5∶52.9∶36.6。
呂梁山風景旅游區位于徐州市主城區的東南部,隸屬銅山縣,規劃面積約186.22平方公里。景區巖石以石灰巖為主,另有石性堅硬的砂質石灰層和第四紀覆蓋層,土壤為石灰土,淋溶褐土及紅色石灰土。景區年均氣溫13.9℃,無霜期287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69毫米,年均日照時數2366小時,常年主導風向為偏東風。景區內湖泊眾多,包括呂梁湖(呂梁湖)、懸水湖、圣人窩水庫、楊洼水庫、白塔水庫、水口水庫等十座水庫,其中沿黃河故道兩岸分布大小水庫七座,是徐州市珍貴的水源地。景區群峰林立,森林植被類型多樣,各種植物100余科,近500種。景區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有各種動物20余科,近250種,水面可見鷺類鳥3至4種,昆蟲50余種,鳥類近70種。
呂梁山風景旅游區是典型的山水組合型資源,山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9.5%。景區內還擁有孔子遺址遺跡、呂城遺址及詩詞傳說等人文景觀和豐富的"呂梁石"奇石資源,170余座山頭和以呂梁湖為代表的10座水庫成就了其豐富的生態資源。開發后的呂梁山不僅是旅游風景區,更是一個自然生態保護區。豐富的生態資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將呂梁山風景旅游區明確定位為徐州城市"后花園"。
呂梁石以"漏、透、奇"而著稱,在全國聞名遐邇,國內許多著名的藏石皆出于此。農家閑時多以經營奇石為樂,文人墨客和商賈常穿梭于農家庭院尋找自己喜歡的奇石,形成了亮麗而獨特的奇石文化。此區位于觀光農業西側,提供精品呂梁石及交易。
呂梁山風景旅游區位于徐州市主城區的東南部,靠近新城區,是進出徐州的景觀節點,是徐州新區市民閑暇之余娛樂放松及周末旅游度假的首選地。
呂梁山周圍交通便利,霍連和徐宿寧兩條高速公路以及251省道組成的三角形恰好將呂梁山風景旅游區包圍起來,周邊還有104國道以及籌劃中的途經該旅游區的快速通道,此外在該旅游區的東南還有一個淮海經濟區最大的民用機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現已開通港澳專線等國內外20余條航線。便捷的交通條件及良好的交通可達性是該景區吸引徐州市民及周邊客源的優勢和競爭力所在。
該旅游區為徐州市水環境質量控制區,水體質量好。位于銅山縣張集和房村等鎮境內的張集水源地,作為區域發展預留飲用水源地,水體受水源保護地相關法規約束,環境質量高、水質好于其他地區的水體,而且水庫型水體可開發性強,利用率高。
呂梁山風景旅游區內水域資源豐富,天然、人工水體眾多,包括河、湖、泉等多種類型,尤其以水庫型水體資源最為豐富,景區內分布著呂梁湖、懸水湖、圣窩水庫、白橋水庫、水口水庫、白塔水庫、下洪水庫、楊洼水庫等大小8座水庫。眾多的水庫由故黃河水帶串聯,是開發故黃河旅游風光帶的重要載體。
呂梁山風景旅游區是典型的山水組合型資源。景區內群峰林立,有中山、大黑山、南北馬山等低山丘陵共173座山頭,山林資源豐富,植被類型多樣,森林覆蓋率達89.5%;擁有富含歷史文化的水體-故黃河以及以呂梁湖、懸水湖為代表的大大小小8座水庫。該區內還擁有孔子遺址遺跡、呂城遺址及詩詞傳說等人文景觀和"呂梁石"奇石資源。
呂梁山風景旅游區包括張集鎮、伊莊鎮、房村鎮、徐莊鎮共4個鎮,27個行政村,人口59015人,區內村莊密集度僅317人/平方公里,為徐州市最低,因而景區開發時,便于村莊搬遷工作的開展且搬遷成本低、投入少,旅游開發的可實施性強。村莊密度低、可轉化為建設用地的土地存量大、容易依靠市場力量推動開發。
呂梁山歷史悠久、山形秀美、植被良好,與散布在其中的眾多水體形成了自然景觀豐富的生態區域。開發后的呂梁山不僅是旅游風景區,更是一個生態自然保護區,一個大城市周邊的"生態綠肺",這種功能定位上的優勢保護了呂梁山的生態環境。與徐州中心城區比,人口密度低,交通少,因而噪聲少,環境靜謐,適宜開展休養度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