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濟南市 > 歷下區旅游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位于山東省省會濟南市市中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由“一河(護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大泉群)四園(趵突泉公園、環城公園、五龍潭公園、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組成,是集獨特的自然山水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于一體的精品旅游景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是國家重點公園、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山東省的省會濟南,是著名的“泉城”,因泉水眾多而得名。天下第一泉風景區位于濟南市市中心,由“一河(護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大泉群)四園(趵突泉公園、環城公園、五龍潭公園、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組成。景區以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為核心,泉流成河、再匯成湖,并與明府古城相依相生,泉、河、湖、城融為一體,集中展現了獨特的泉水水域風光。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泉城最負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大泉群71處名泉齊聚景區,其數量之多、形態之美、水質之優、歷史文化之厚、科普科研之價值,堪稱世界之最。景區總面積3.1平方千米,是國家重點公園、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濟南市首家國家5A級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趵突泉公園因趵突泉而得名。它是5A級景區天下第一泉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位于濟南市中心繁華的濼源大街中段,南望千佛山,北通大明湖,東與泉城廣場相連。園內的趵突泉成為“泉城”濟南的標志,與大明湖、千佛山合稱“濟南三大名勝”并位居三大名勝之首。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趵突泉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趵突泉景區

趵突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據史書記載,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會齊侯于濼”,“濼”即趵突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說:“濼水出歷縣故城西南,泉源上奮,水涌若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始稱此泉為趵突泉,亦有“檻泉”“娥英水”“溫泉”“三股水”等名。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噴涌不息的特點。千百年來,無限神奇和充滿了詩情畫意的趵突泉,傾倒了無數名人。諸如宋代曾鞏、蘇軾,金代元好問,元代趙孟頫,明代王守仁,清代王世禛、蒲松齡、何紹基等都有詠泉佳作。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在趵突泉邊題詩刻石,頌揚名泉,乾隆還御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趵突泉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趵突泉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趵突泉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趵突泉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趵突泉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趵突泉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趵突泉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趵突泉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趵突泉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見諸文字在1400多年前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隋唐時名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見諸文字在1400多年前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隋唐時名"歷水陂"、"蓮子湖",宋時又稱"西湖",金代又稱"大明湖"。其水來源于珍珠、濯纓、芙蓉諸泉,有"眾泉匯流"之說。"恒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其一大優點,并具"蛇不見,蛙不鳴"的自然生態之謎。

現今大明湖位于濟南舊城區內,公園面積86公頃,湖面46公頃,水深平均2米。

現今大明湖位于濟南舊城區內,公園面積86公頃,湖面46公頃,水深平均2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特色的寫照。湖上鳶飛魚躍,畫舫穿行,岸邊繁花似錦,游人如織。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極閣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北極廟、真武廟,是一座道教廟宇。北極閣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樂年間重修。廟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臺上,由前后殿、鐘鼓樓、東西配房組成。正殿內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龜蛇二將、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傳神。正殿兩側壁上繪有關于真武-成仙的壁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后殿名啟圣殿,供奉著真武父母的塑像。

北極閣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北極廟、真武廟,是一座道教廟宇。北極閣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樂年間重修。廟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臺上,由前后殿、鐘鼓樓、東西配房組成。正殿內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龜蛇二將、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傳神。正殿兩側壁上繪有關于真武-成仙的壁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后殿名啟圣殿,供奉著真武父母的塑像。

鐵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為紀念明代兵部尚書、山東參政鐵鉉而建。明建文帝時,燕王朱棣南下奪權,攻至濟南,鐵鉉率軍民堅守,屢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為帝后,鐵鉉終因兵微將寡,被俘犧牲。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鐵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間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覽樓”組成。園內楊柳垂蔭,藤蘿攀緣,院外南臨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環境清幽曠遠,建筑古樸典雅,其中小滄浪亭更是獨具秀色。

鐵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為紀念明代兵部尚書、山東參政鐵鉉而建。明建文帝時,燕王朱棣南下奪權,攻至濟南,鐵鉉率軍民堅守,屢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為帝后,鐵鉉終因兵微將寡,被俘犧牲。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鐵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間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覽樓”組成。園內楊柳垂蔭,藤蘿攀緣,院外南臨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環境清幽曠遠,建筑古樸典雅,其中小滄浪亭更是獨具秀色。

環城公園于1986年10月建成,全長6.2公里,面積40.7公頃,沿濟南舊城護城河,以碧水綠帶為主體,把黑虎泉、趵突泉、珍珠泉、五龍潭、大明湖串聯在一起,形成別具特色的湖山泉水園林中心。

公園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東護城河,以植物景觀為主的四季花園景區,分為春、夏、秋、冬四區;二是西護城河,河的南段為“五三”花卉紀念園,河的北段為泉溪水景園;三是南護城河東段是以黑虎泉為主的泉石園。

解放紀念閣坐落在環城公園東南角,與久負盛名的黑虎泉隔河相望,1965年修建,陳毅元帥題寫“解放閣”三個大字,刻石貼金嵌于臺基南側,1985年5月重建。黑虎泉位于環城公園南護城河東段,始建于1965年,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三十三泉,此泉涌水量僅次于趵突泉,在濟南眾泉中占第二位,黑虎泉泉群共有泉池十五處,該泉群是濟南四大泉群中流量最大的一個,每年水位達到28米,泉群噴涌,令游人流連往返。

濟南五龍潭公園位于山東省濟南舊城西門外,濼源橋北,因內有五龍潭而得名。占地面積5.44公頃,其中水面0.8公頃,是由潭、池、溪、港等景觀構成,以質樸野逸為特點的園林水景園。

五龍潭泉系并成為濟南四大著名泉群中水質最好的泉群。有水自池底涌出,形成累累串珠的古溫泉、東流泉、回馬泉、濂泉;有水從碗口粗的泉眼騰涌,水花飛濺,狀若趵突的玉泉、青泉、潭西泉;有水從池岸石隙漫溢,跌落清溪,形似瀑飛的宮家池、虬溪泉;還有“地涌千珠亂,天重一鏡湖”的天鏡泉,“滋味美如飴,一飲似天漿”的蜜脂泉,以及賢清泉、并洗缽泉、睛明泉、七十三泉等名泉。五龍潭公園位于濟南舊城西門外,濼源橋北,因內有五龍潭而得名。五龍潭,金代《名泉碑》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當時稱其為“灰灣泉”。據史書記載,此潭六朝時稱其為“凈池”(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宋時又稱“四望湖”,為古大明湖的一部分。據《水經注》記載,北魏以前就有這片水,稱凈池,是大明湖的一隅。相傳,五龍潭昔日潭深莫測,每遇大旱,禱雨則應,故元代有好事者在潭邊新建五龍神廟,內塑五方龍神,自此便改稱五龍潭。

五龍潭內與其附近的天鏡泉(江家池)、七十三泉、潭西泉、古溫泉(溫泉)、懸清泉(賢清泉)、凈泉、醴泉、洗心泉、回馬泉、靜水泉、濂泉、西蜜脂泉、東蜜脂泉、月牙泉、井泉、濼溪泉、虬溪泉、金泉、裕宏泉、東流泉、北洗缽泉、顯明泉、晴明泉、聰明泉等28處名泉,共同組成五龍潭泉群.

古溫泉位于五龍潭東南側,因泉水溫度較高,且歷史悠久而得名。即使隆冬季節,大雪紛飛,泉中也熱氣蒸騰。

懸清泉又名賢清泉,位于五龍潭北側。泉池深2.4米,呈不規則狀,以自然石駁岸。泉水清澈,楊柳垂蔭,景色怡人。清人沈廷芳在《賢清園記略》中寫道:”濟南名泉甲天下,舊傳七十有二,其著者為趵突,為珍珠,而賢清實具二泉之體而微焉者也”。清代,懸清泉畔曾建有一處別致的水景園-朗園,后荒廢,人們在其舊址上修建了攬泓榭,景色亦佳。

天鏡泉又名江家池,位于五龍潭南端。因泉水清澈明亮,日月星云倒映水面如天垂鏡而得名。清道光《濟南府志》中載:“天鏡泉即江家池,方廣一畝,可鑒須眉”。天鏡泉是五龍潭泉群中第二大泉,水勢甚好。池內青藻浮動,錦魚穿梭,很是好看。

七十三泉在五龍潭西南側葡萄架下。泉池以自然石駁岸,玲瓏別致,泉水從石縫中流出,匯入五龍潭。七十三泉的出現尚有一段佳話:清乾隆五十六年,著名學者桂馥命人在五龍潭西側修建潭西精舍。孰料在挖地基時,挖出一個泉眼,泉水汨汨噴涌,水勢甚佳。桂馥大喜,大宴賓客,請眾人為此泉起名。眾人七嘴八舌,所起的名字都不甚理想。最后桂馥靈機一動,為此泉起名為“七十三泉”,眾人無不稱妙,桂馥還賦詩一首:“名泉七十二,不數五龍潭。為勞算博士,籌添七十三。”五龍潭池長70米,寬5米,水深4米有余,溢水標高25.80米,用水量達8600至43000立方米每天,在“四大泉群”中居第三位。潭水有五處泉水匯注而成主流,經北護城河,最后注入小清河。

五龍潭周邊景色極佳,1985年辟建成五龍潭公園,如今已成為濟南的一大勝景。

地址:濟南市中心區域

營業時間:24小時

游覽時間:大約8小時

信息來源:山東省旅游發展委員會


>>共和國搖籃景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 日韩动漫在线一区二区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电影 | 日韩国产欧美视频二区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