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水古鎮位于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境內,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國道319線穿境而過,距舟白機場26公里,交通便利。
濯水古鎮興起于唐代,興盛于宋朝,明清以后逐漸衰落,是渝東南地區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作為重慶舊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鎮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渝東南古鎮格局,它既體現了與其他城市歷史街區的差異,也承載著巴文化、土家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傳承與創新,同時碼頭文化、商賈文化、場鎮文化相互交織。
濯水初稱“白鶴壩”,元明之際屬酉陽土司轄地。重要的商業地理位置,使濯水自古以來便成為重要的驛站和商埠,自清代后期起,該地便已成為川東南驛道、商道、鹽道的必經之路。民國二十四年,人稱濯水為“濯河壩”。此時,此地已商賈云集、店鋪鱗次櫛比。商貿的日益發達,迅速促進了當地與外界的物資交流,創造了最為繁榮昌盛的歷史,甚至已居于同時期的黔江縣城之上,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酉陽三大名鎮”。
“茂生園”、“宜賓棧”、“光順號”、“同順治”等商號與多個染房、釀房、刺繡坊等手工業作坊的存在,吸引了上海、寧波、廈門、廣州、南京、武漢等地的客商。山外的風琴、口琴、自鳴鐘、汽燈、手搖留聲機等洋貨被他們帶到了濯水,轉而將濯水的蠶絲、桐油、茶、漆等產品遠銷山外。清末,甚至還有日本人來此經商,把“光順號”的生漆和“同順治”的藥材遠銷日本,演繹了中日民間貿易的傳奇。
1956年后,由于種種原因,古鎮的商貿逐漸萎縮。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涵,可以濯我足……濯水古鎮位于重慶市東南部,距黔江城區26公里,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國道從這里交匯穿過,交通極為便利。濯水所在的阿蓬江流域,早在一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流淌過濯水古鎮的阿蓬江發源于湖北利川,是我國唯一的一條自東向西流淌的內陸河,自古與烏江、酉水一起成為溝通三峽地區和江漢平原的重要通道。
濯水古鎮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古鎮文化積淀豐厚,碼頭文化、商賈文化、場鎮文化以及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遺存相互交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后河古戲與西蘭卡普、雕刻等民間工藝交相輝映,形成了濯水獨特的地方文化。
“游古鎮老街,品土家美食,看后河古戲,聽蓬江水音”,濯水古鎮蘊涵著歷史的燦爛文化,隨著古鎮的改造,一個在4000多年的漫漫長河中積淀了豐富文化內涵的古鎮已煥發昔日的風采,重新迎來一個輝煌的時代。
2014年榮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稱號
信息來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