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滄州市 > 運河區旅游

武帝臺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武帝臺

武帝臺又名漢武臺,望海臺。

據史料記載,武帝臺為漢武帝東巡觀海所筑。。《北魏地形志》載:“章武有武帝臺”,《畿輔通志》(康熙版)載:“武帝臺在鹽山東北七十里”。《鹽山縣志》(同治版)載:“武帝臺有二,其一無考,巋然,獨存者,惟鹽山之一臺。”臺基呈正方形,每邊長120米,高5.6米,可分5層,土內多有素面灰磚等。采集物有戰國紅陶斧、豆把、豆盤繩紋碎片和漢陶罐殘片、瓦片、五銖線。

武帝臺位于古黃河邊,為戰國時齊國、燕國邊境地區,黃河在此入海,原為軍事瞭望臺或烽火臺,漢武帝在此基礎上修筑而成,時間為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漢書·郊祠志》、南北朝北魏《地形志》、《土地記》均有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征高麗時曾在此駐軍,明永樂年間吏部尚書王翱曾登臨此臺并寫詩道:“地筑高臺百丈余,登臨望海有仙居。晚年下詔方哀悔,欒大文成總是虛。”明清兩朝共有四位詩人詠贊武帝臺。清代《大清一統志》、《畿輔通志》、《鹽山縣志》、《河間府志》對武帝臺均有記載。武帝臺具有非常高的科學價值。對于研究河北省和滄州東部沿海地區戰國、秦漢以來的人類活動、戰爭、航運、水利、農業、漁業、鹽業、地質等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并提供了一些歷史文物。自漢代至清代的歷史文獻中均有記載。

2008年底,武帝臺被確定為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北省人民政府要求武帝臺的保護范圍是:以武帝臺臺基邊緣的基線,東擴30米,西擴50米,南擴50米,北擴50米。同時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強化文物保護意識,依照《文物保護法》和《河北省實施〈文物保護法〉辦法》的規定,進一步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認真做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

另:據考,武帝臺下部基址為西漢遺跡,上部系后世修筑,臺往東這悔邊的土地是西漢時期黃河在此八海造成的河口沖積扇。故此臺在漢初正是臨海建筑《魏土地記》載:“章武縣東百里有武帝臺,南北有二臺,相距六十里,谷云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筑。”《大清一統志》載此為扔臺,北臺在今沙井子村(今天津大港),已被夷為平地。


>>紀曉嵐墓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 亚洲开心六月在线 | 午夜精品福利AV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电影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网站 |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