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荊州市 > 沙市區旅游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

[移動版] [查看地圖]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亭,位于荊州市沙市區荊江大堤之上,與觀音磯千米相望。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

為了根治長江水患,1952年黨中央決策,在荊江南岸的公安縣境,修建荊江分洪工程。當時調集軍民30余萬人日夜奮戰,僅用75天就勝利修建了新中國誕生后的第一個可蓄納荊江過量洪水54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利設施--荊江分洪工程。由荊江南岸公安縣境的太平口54孔進洪閘、32孔黃山頭節制閘、920平方公里分洪區圍堤和荊江北岸大堤加固等工程組成。為了紀念這一造福子孫后代宏偉工程的建設,1952年工程竣工后隨即修建了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亭。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碑體為一塔形花崗巖建筑,下層西壁浮雕是工程建設興建時的動人畫面;中層四面鐫刻有題詞、碑文;南面是毛澤東題詞"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爭取荊江分洪工程的勝利";北面是周恩來題詞"要使江湖都對人民有利";東面是鄧子恢的古言頌詞;西面是李先念--、唐天際撰寫的紀念碑文。紀念碑兩側,各有亭閣一座,亭上朱欄碧瓦,亭閣內各立大理石碑塊,上面鐫刻有參加荊江分洪工程建設的928位英模的名字。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

素有"萬里長江第一磯"之稱的觀音磯,伸入江中200多米,始建于南宋年間,頂承江流,保護江堤,化解荊江危險。觀音磯還留下1998年長江歷史最高的水位線45.22米和1954年荊江分洪水位線44.67米的史跡刻痕。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

1998年夏季,受尼爾尼諾現象影響,我國南方長江流域和北方松花江流域、嫩江流域出現了罕見的持續強降雨,超歷史記錄的特大洪水突然襲擊了三江地區的廣大平原、村鎮和城市,嚴重威脅著流域內工業、農業、能源基地和數千萬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災人口達兩億多人。面對特大洪水的襲擊,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周密部署,指揮了一場氣壯山河的抗洪搶險斗爭。經過將近兩個月的艱苦奮戰,終于奪取了抗洪搶險斗爭的勝利,創造了在特大洪水情況下將受災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的奇跡,并且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

1998年夏,長江全線迎戰8次洪峰后,觀音磯旁修建"98抗洪紀念亭",成為抗洪斗爭勝利的紀念地。

地址:荊州市沙市區

延伸閱讀:

·巡游足跡之湖北(荊襄方向)


>>金鳳騰飛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韩国欧美国产一级 | 亚洲AⅤ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在线网址 | 日本欧美亚洲日韩在线视 | 亚洲中文字幕aV女同在线 | 亚洲成a人v影院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