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鎮位于陽江市東部,距市區41公里,是臺山、恩平、陽江三市的周邊交界山區,東與臺山北陡鎮相鄰,西與三山鎮相連,南靠東平鎮,北與恩平橫陂鎮接壤,方圓254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55651人,轄16個村委會及1個居委會。
新洲鎮老區的革命斗爭與陽東縣老區的革命斗爭,從大革命時期就與0區委的組織一起,為解放戰爭時期全面開展游擊戰爭播下革命的種子。革命老區的游擊隊員參加了1949年0濱海地工委和濱海縱隊屬下的恩陽-立大隊大小戰斗60余次,犧牲19人,為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為紀念濱海總隊和恩陽-立大隊的光輝戰斗力史和緬懷革命烈士,1953年6月23日在0陽江縣新洲區黨委和人民政府的倡導下,在新洲圩西南的黑臺嶺建立了烈士紀念碑。初以石塊壘筑而成。1968年正式建碑,并立烈士牌坊。1980年擴大至占地約8000多平方米,在此范圍建筑圍墻,現新碑于1988年重建,碑底臺基面積為71平方米,碑座長3.30米、寬2.10米、高2米、碑高6.50米、碑身面寬2.40米。正面有摹毛澤東手書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黑色大字。碑座正中貼有長方型大理石板,陰刻著為革命犧牲的高世能等19位烈士英名。在豐碑臺基前,一片綠草地上,鋪筑3.36米寬,88.65米長的水泥通道直通烈士陵園內外,烈士陵園大門口左右兩邊有摹毛澤東手書“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樓額上刻有“烈士陵園”四個黑色大字。烈士陵園豐碑的后面筑有體積為27立方米的寬大墓室,里面安放著解放戰爭和解放初期巢匪戰斗中犧牲的革命烈士骸骨。碑前蒼松翠柏挺立,護衛著不朽英靈。
莊嚴肅穆的陽東新洲烈士陵園已成為初具規模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先烈光輝的戰斗歷史,緬懷革命烈士是中化民族的傳統美德。幾十年如一日,自新洲烈士陵園建成至今,新洲中、小學把該烈士陵園定為鎮對中小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節期間開展掃墓活動,請老革命同志講革命斗爭史,緬懷革命烈士;新洲鎮黨委、組織辦每年發展黨員,都在烈士陵園舉行-員入黨宣誓儀式,給-員上好黨課;鄰近兄弟鄉鎮每年清明節期間組織各中小學校學生到該烈士陵園開展祭掃烈士墓,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濱海總隊和恩陽-立大隊的老同志組織參加新洲龍潭、馬山、下水戰斗的老同志每年一次到新洲烈士陵園掃墓;陽江市、陽東縣委、政府經常組織市、縣老干部到新洲烈士陵園搞大型祭掃烈士墓活動。每年清明節、重陽節該烈士陵園接待陽江市、陽東縣乃至各鄉鎮8000多人次,開展紀念先烈光輝的戰斗歷史,緬懷烈士的活動。
新洲烈士陵園在縣委、縣政府、上級民政局、鎮委鎮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現在修建得煥然一新、初具規模。該烈士陵園已成為紀念先烈光輝的戰斗歷史,緬懷烈士、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并已被定為陽東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目前,新洲鎮烈士陵園管理完善,定期開放,有3名固定的管理人員住在烈士陵園側邊的業務房,園內整潔,綠化面積達7626平方米,占該園面積的95%。近三年投入資金18.6元,其中,地方政府投入8.6萬元,業務部門投入10萬元,更好地使該烈士陵園在褒揚革命先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新洲鎮:新洲鎮位于陽江市東南方,距市區40公里,是陽江、恩平、臺山三市交匯地。東連臺山市北陡鎮,西與大溝鎮接壤,南靠東平鎮、北與恩平市交界。全鎮方圓25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萬畝,下轄16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223條自然村,人口5.42萬。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3.5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05億元,農業產值2.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127元,境內有全…… 新洲鎮詳細信息++